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AMA Network Open: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治疗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患者长期有效

来源 2025-08-18 12:16:28 医疗资讯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PPA)是一种神经退行性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语言功能障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手段。PPA涵盖非流利/构式变异型(nfvPPA)、语义变异型( svPPA)和音韵失语变异型(lvPPA)三种主要亚型。其中,nfvPPA和svPPA多归属于额颞叶退行性疾病谱系,lvPPA则多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PPA患者的语言衰退影响其交流和生活质量,目前缺乏针对性药物疗法,仅有非药物语言干预显示一定益处。近年来,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因其调节皮层兴奋性及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潜力,被视为治疗神经退行性语言障碍的有希望手段。 尽管此前短期研究表明TMS能改善PPA患者的命名能力及区域脑代谢,但长期疗效尚未系统验证。

本研究通过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循证语言治疗在PPA患者中的长期(6个月)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显示,TMS治疗显著减缓了左半球大范围脑区的葡萄糖代谢下降,改善了语言能力、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神经精神症状,且安全耐受性良好,依从率高达92.1%。

研究人员于西班牙马德里圣卡洛斯临床医院神经科开展,纳入符合Gorno-Tempini等PPA诊断标准、临床痴呆评分(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0至1分的患者共63例,按照2:1比例随机分配至主动TMS组(42例)或假刺激组(21例)。研究设计为双盲平行对照,随机分层依据PPA亚型(nfvPPA、svPPA、lvPPA)。

TMS治疗采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定位,间歇性theta-burst刺激协议,每次600脉冲,强度为运动阈值的120%,为期6个月,前两周为密集期(每周5次),随后22周维持期(每周1次)。假刺激组采用外观相似的假线圈施治。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词汇检索训练(LRT)的语言治疗,首次两周密集语言训练结合TMS,随后每周一次,强调语义、正字法及语音线索策略。治疗内容以患者未命名或未正确命名的名词为训练目标,涵盖动物、食物、物品等8大语义类别。

图:研究流程图

主要终点为治疗前后(0和6个月)通过$^{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测量的大范围左半球脑区标准摄取值比率(SUVR),反映脑代谢变化。次要终点包括迷你语言状态检查(MLSE)、命名能力、自然语言语速(日词率)、日常生活功能(IDDD)及神经精神症状(NPI),评估时间点为基线、3个月及6个月。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同步监测。

结果显示,纳入的63名参与者平均年龄71.8岁,女性占66.7%。两组在基线特征上匹配良好。6个月时,主动TMS组左半球脑区SUVR显著高于假刺激组(0.78 vs 0.77,P=0.046),提示脑代谢下降减缓。 语言功能方面,主动组MLSE评分较假组显著改善,6个月平均差值7.71分(P=0.002);命名训练词汇准确率提升显著(平均差23.81,P<0.001),但自然语言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功能独立性(IDDD评分)及神经精神症状(NPI评分)在主动组均有明显改善,分别降低5.39分(P=0.048)和4.25分(P=0.04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无显著差异,TMS耐受性良好,治疗依从率92.1%。

图:TMS与假TMS之间的SUVR比较

图:按治疗组划分的次要结局指标自基线的SUVR变化

总之,本临床试验结果首次证明,6个月间歇性theta-burst经颅磁刺激联合循证语言治疗能够有效减缓PPA患者脑区代谢下降,改善语言表现、日常生活功能及神经精神症状,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为PPA的治疗开辟新路径。

原始出处

Lucía Fernández-Romero, MSc; María Nieves Cabrera-Martin, PhD, MD.et al.Long-Term Therapy With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Network Open. 2025;8(8):e2526129.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6129

Tags: JAMA Network Open: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治疗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患者长期有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