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发现:几点睡,可能比睡多久要更重要!

来源 2025-08-15 12:11:27 医疗资讯

你是否想过,入睡时间对心脏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吗?

在数字时代,很多人习惯熬夜刷手机,也有人选择早早上床,认为越早睡越好。

然而,最新一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英国大型队列研究揭示,睡眠开始的时间点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这篇研究,名为《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利用佩戴式加速度计精准记录了超过8万名参与者的真实入睡时间,持续追踪他们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图片

研究发现,入睡时间与心脏病风险呈现非线性关系:睡眠开始过早或者过晚都可能提升患病风险,而最佳的“黄金入睡窗口”则落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

具体来说,晚上10点前入睡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竟然增加了24%;

而入睡时间推迟到晚上11点至11点59分,风险也上升了12%;

入睡更晚在午夜12点以后才入睡的,风险更是提高了25%。

这表明,睡眠时间的“黄金区间”并非越早越好,而是顺应生理节律,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才最利健康。

更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对入睡时间的变化更敏感。

女性如果在晚上10点前入睡,风险增加达34%,而凌晨后入睡,心血管风险激增63%,两者均具统计学显著性。

相比之下,男性则只有晚上10点前入睡带来了约17%的风险小幅上升,晚睡的负面影响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科学家推测,这种性别差异或源于激素水平和昼夜节律调节机制上的不同,女性在作息节奏紊乱时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异常。

这改变了我们对“健康睡眠”的传统认知:不是单纯强调睡够8小时,更关键的是入睡的时间要符合生物钟。

规律且恰当的入睡时间,能更好地维护昼夜节律,优化心脏的代谢和修复过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生活的夹缝中,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是维系心脏健康的关键一步。

与其拼命追求睡眠长度,不如从睡眠时间的科学规划出发,让心脏在黑夜中得到最温柔的呵护。

参考文献:

DOI: 10.1093/ehjdh/ztab088

Tags: 研究发现:几点睡,可能比睡多久要更重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