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Mayo Clin Proc:水疱型天疱疮,一种罕见的天疱疮变体的病例报告

来源 2025-08-11 12:16:12 医疗资讯

天疱疮是一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出现水疱和糜烂。水疱型天疱疮通常表现为类似汗疱疹的复发性或持续性水疱,常伴有出血或紫癜特征,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该病的病理机制可能与IgE自身抗体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关,这些细胞通过诱导瘙痒和可能的水疱形成,降低对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的反应。

本病例旨在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一位70多岁女性患者的水疱型天疱疮进行诊断,并探讨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研究还旨在提高对这种罕见天疱疮变体的认识,以便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病例详细描述了一位70多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研究团队通过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和皮肤活检,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了治疗方案。

临床评估:患者因双手反复瘙痒和紧张性水疱数周入院,既往被诊断为汗疱疹,经口服低剂量泼尼松、依巴斯汀和外用卤米松治疗2周后病情加重。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除天疱疮自身抗体(BP180和BP230)水平显著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正常。BP180水平为180 IU/mL(正常值<30),BP230水平为35 IU/mL(正常值<30),IgE水平为634 IU/mL(正常值<100)。

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显示表皮下水疱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显示基底膜带连续沉积强线性荧光,C3阳性,IgA和IgM阴性。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水疱型天疱疮。

治疗:患者接受口服甲泼尼龙(8mg,每日一次,共7天)、口服米诺环素(50mg,每日两次)、烟酰胺(200mg,每日三次)和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单抗(300mg,每两周一次)。治疗3个月后,患者皮损消退,瘙痒减轻,BP180/BP230水平恢复正常。

总结

水疱型天疱疮是一种罕见的天疱疮变体,常表现为类似汗疱疹的复发性或持续性水疱,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该病的病理机制可能与IgE自身抗体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关,这些细胞通过诱导瘙痒和可能的水疱形成,降低对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病例报告强调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在水疱型天疱疮治疗中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Hu W, Du S, Gao M. Hand Blisters: Dyshidrosiform Pemphigoid. Mayo Clin Proc. Published online July 26, 2025. doi:10.1016/j.mayocp.2025.04.002

Tags: Mayo Clin Proc:水疱型天疱疮,一种罕见的天疱疮变体的病例报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