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问诊分析:肺癌的初始治疗太重要了!多原发肺癌尤其得权衡。此例右肺癌切肺叶,左肺癌切肺段,复发后消融,再复发!

来源 2025-08-11 12:13:42 医疗资讯

前言:现在的多原发肺癌是真的多,但若对肺癌的诊疗观念仍囿于传统肺癌的认识,或许符合指南,却为后续再发肺癌的诊疗带来一些矛盾与困惑。孰是孰非没有定论,但确实会给我们一些思考所启示。今天分享的这位患者先是右中叶肺癌切了肺叶,后又左上叶肺癌切了肺段,结果不久却复发了,予以消融,但不久后又复发了,怎么办?从中我们能有教训可汲取吗?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71岁。

主诉:

左肺变大的区域情况咨询及治疗方案询问。

现病史:

23年9月左肺射频消融术,25年7月复查左肺变大的区域,已进行穿刺,病理结果未出。

曾就诊医院:

某省肿瘤医院

既往史:

手术:2018年右肺手术,2021年左肺手术,肠道息肉手术好几次。

重大疾病:左肺上叶鳞癌、右肺中叶周围型浸润性腺癌。

希望获得的帮助:

了解左肺变大的区域是什么情况以及比较好的治疗方案。

影像展示与分析:

图片

右肺中叶2018年1月时的样子,实性密度的,是较为典型的肺癌表现。切除肺叶是通常的选择。

图片

2021年4月时左上叶病灶的情况,由于右中叶已经于2018年切除,所以选择肺段切除。

图片

2022年5月时复查的见左侧术区高密度影,这种表现一般是术区疤痕的关系,通常也是仍先按时复查随访。

图片

纵隔窗见钉匣的高密度影以及边上红色箭头处少许软组织影,这种是局部的肺不张或疤痕完全可以这样,所以也是仍随访就行。

图片

到了2023年8月术区软组织影感觉较2022年时明显点,有所增大。

图片

增强CT在钙化密度的边上有有软组织影。

图片

纵隔窗非增强时见术区钙化样密度影以及边上的软组织影。

这时候于2023年9月选择了消融,我倒觉得医生怎么会如此果断呢?疤痕区域这样的表现真的,如果是我,我是没法认定其是肿瘤复发的,下不了处理干预的决心。

图片

但是到了2025年7月复查时,术区位置软组织影明显增大,边缘出现毛刺,整体有膨胀感。

图片

增强CT提示原钙化样密度的仍同前,周围一圈都变成发软组织密度影,这看上去是不舒服的。

我的意见:

你的情况我想应该这样考虑:1、总的诊疗的过程是:18年的时候,右肺中叶浸润性腺癌做了中叶切除;2021年的时候,左肺上叶鳞癌,做了左肺上叶前段切除;2023年的时候,因为左肺上叶,原来疤痕的区域有软组织阴影增大进展,做了消融(没有病理结果);2025年发现原来消融过的这个区域软组织影增大。2、左肺上叶病灶的手术可能切缘比较近,或者没有办法保证安全的切缘距离,所以考虑复发的时候选择了消融处理,但是两年过后,原来消融的区域软组织也又有所增大。因为仍然没有远处转移,那么后续的处理,局部治疗仍然是手术、消融和立体定向放疗三种如何选择的事情。从2025年7月份的影像上来看,病灶所在的区域似乎周围仍然能够做楔型切除的,我个人觉得如果心肺功能吃得消还是值得尝试。胸腔镜下局部切除,毕竟如果病灶切掉的话,还是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长期效果。其次,再次消融的话,因为病灶感觉偏大,个人觉得效果有可能会不太理想。按照指南的意见,如果吃不消,手术指南推荐的是立体定向放疗。我自己也碰到过消融以后约2年左右又进展,后来又做立体定向放疗,到现在好几年了,仍然稳定的鳞癌的例子。3、病灶已经穿刺的话,等病理结果。但是切缘部位软组织影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我之前碰到一个才七毫米的肺癌,做了肺段切除。后来随访发现,切缘的地方软组织影增大,Pet CT,和增强CT都考虑肿瘤复发,虽然我心里觉得想不通,但商量沟通后患者仍选择再手术切了肺叶,结果是慢性化脓性炎。所以我的总体意见:先等待穿刺的病理结果,如果恶性,先评估能不能够再手术。如果确实是不能手术,那推荐立体定向放疗。并且建议PD1检测,考虑后续的免疫治疗。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穿刺病理结果:

图片

患者提供了穿刺病理确诊是鳞癌。

我的补充意见:

病灶已经确诊鳞癌的话,还是要处理的。消融已经用过,证明这么快就仍进展并长大,说明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按照肺癌诊疗指南的意见,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权衡利弊,我倾向于:1、完善PET-CT检查,若没有纵隔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也无左侧胸膜累及(因为切缘附近的复发,要考虑胸膜腔种植播散的可能性),在心肺功能吃得消的情况下,应该仍争取手术切除,即使局部楔形切除也是好于非手术的局部治疗措施。而且此前做了肺段,经过几年的代偿,现在就算再切除左上叶余肺,仍可能是吃得消的可能性大些;2、若不想手术,或检查评估后不宜手术,没有转移情况下可考虑立体定向放疗;有转移情况下则再查PD1检测,考虑免疫加化疗或再后序加放疗,并免疫治疗维持一年。意见供参考!

感悟:

多原发肺癌的处理越来越是临床医生该努力总结考虑的问题,因为以前肺癌发现时很多已经中晚期,所以不太需要考虑后续再新检出或发现肺癌的问题,但现在一是发现的肺癌中早期有比例越来越多,整体生存期就长,之后再新发现肺癌的概率就高,初始治疗时定要考虑后续可能再长新的肺癌的可能性。这其实也是我之前提出“真早期”与“伪早期”说法的考虑因素之一。如果像今天这例,右中叶的腺癌是事实上的真早期的话,那么当时这个位置做楔形切除加淋巴结采样是否也可行?效果不是不其实是一样的?那样的话,左上叶再有病灶的时候,再手术对肺功能的考虑就会更从容。再是对于术区复发的处理,选择再手术、立体定向放疗以及消融到底该怎么选择,术区疤痕与切割缝合器钉匣的存在,对消融有影响吗?会不会影响消融效果?这些也是要考虑的问题。问题来源于临床碰到的病例,我们要回顾与反思,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没有不同的思路。我想这是临床医生的责任,也是该有的态度。与时俱进肯定不是一句口号!

Tags: 问诊分析:肺癌的初始治疗太重要了!多原发肺癌尤其得权衡。此例右肺癌切肺叶,左肺癌切肺段,复发后消融,再复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