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临床治愈集结号】高病毒血症的低龄慢乙肝儿童采用个体化间歇治疗实现临床治愈

来源 2025-08-11 12:12:18 医疗资讯

编者按:随着对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不断探索,特殊人群慢乙肝儿童的抗病毒治疗也备受关注。多项证据表明,慢乙肝儿童早期接受基于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HBsAg清除率,且年龄越小可获得更高HBsAg清除率。对于免疫耐受期的儿童,采用PEG IFNα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针对持续干扰素α治疗可能导致的免疫耗竭问题,临床上采用“间歇治疗”策略——通过阶段性暂停PEG IFNα、维持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来平衡病毒抑制与免疫功能恢复,为临床治愈提供新路径。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高病毒血症的低龄慢乙肝儿童患者,通过PEG IFNα联合ETV的个体化间歇治疗策略,最终实现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杨XX

性别

年龄开始抗病毒治疗时3岁5个月

个人史: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疫苗

家族史:母婴传播,母亲自幼“HBsAg阳性”,整个孕期未进行乙肝监测,未进行抗病毒药物阻断。

既往史:2018年6月(4月龄)时发现“乙肝”,偶有ALT升高(40 - 50 IU/L),未特殊处理;2019年11月(1岁9月龄),HBV DNA 1.3 × 108 IU/mL、HBsAg > 5.2 × 104  IU/mL、HBeAg 1540.0 S/CO,肝功能正常,肝穿刺无“纤维化及炎症”,肝脏硬度7.1kPa,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此后继续定期随访;2021年7月( 3岁5月龄),因ALT再次升高,开始服用ETV 0.5 mg/d,因HBV DNA、HBsAg、HBeAg下降不明显,故2021年10月开始启动PEG IFNα联合ETV间歇治疗。

后续治疗开始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8.0 × 108 IU/mL;

血清学:

HBsAg: 39367.98 IU/mL; HBsAb (-);

HBeAg: 1551.77 S/CO;

生化学:ALT: 38.7 U/L; AST: 57.3 U/L;

后续治疗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7日

后续治疗方案

图片2.png

注: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体表面积0.75~1.08 m2:90 μg/周);ETV 恩替卡韦(0.5 mg/d)

后续治疗过程

0周(以PEG IFNα+ETV治疗为起始周数计算)

20周,HBV DNA、HBsAg大幅下降,HBeAg下降明显,ALT、AST急性升高

HBV DNA: 3.42 × 102 IU/mL;

HBsAg: 6934.07 IU/mL; HBsAb (-);

HBeAg: 949.16 S/CO;

ALT: 100.6 U/L; AST: 166.7 U/L;

32周,HBV DNA低于20 IU/mL,HBsAg、HBeAg持续下降,因患者自身原因,暂停PEG IFNα-2b,继续ETV单药治疗

HBV DNA: 17.56 IU/mL;

HBsAg: 2534.82 IU/mL; HBsAb (-);

HBeAg: 492.68 S/CO;

ALT: 62.8 U/L; AST: 144 U/L;

44周,HBV DNA低于定量下限,HBsAg和HBeAg均大幅下降,认为是再次启动干扰素治疗的好时机,故重启PEG IFNα-2b联合治疗

HBV DNA < 10 IU/mL;

HBsAg: 117.62 IU/mL;

HBsAb: 0.02 mIU/mL;

HBeAg: 1.21 S/CO;

ALT: 12.8 U/L; AST: 43.6 U/L;

56周,HBsAg轻微下降,暂停PEG IFNα-2b治疗,ETV维持治疗

HBV DNA < 10 IU/mL;

HBsAg: 99.65 IU/mL; HBsAb (-);

HBeAg: 1.13 S/CO;

ALT: 83.6 U/L; AST: 136.9 U/L;

76周,HBV DNA复阳,HBeAg阴转,HBsAg下降至低水平,重启PEG IFNα-2b联合治疗

HBV DNA: 11.56 IU/mL;

HBsAg: 4.09 IU/mL; HBsAb: 0.44 mIU/mL;

HBeAg: 0.74 S/CO;

ALT: 121 U/L; AST: 179.4 U/L;

88周,HBV DNA低于定量下限,维持HBeAg清除,获得HBsAg清除及血清学转换

HBV DNA < 10 IU/mL;

HBsAg (-); HBsAb: 113.8 mIU/mL;

HBeAg: 0.55 S/CO;

ALT: 70.3 U/L; AST: 127 U/L

100周, 维持HBeAg清除和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升高至较高水平,停用PEG IFNα-2b和ETV

HBV DNA < 10 IU/mL;

HBsAg (-); HBsAb: 235.41 mIU/mL;

HBeAg: 0.64 S/CO;

ALT: 48.3 U/L; AST: 76.7 U/L;

停药随访至130周, 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水平升高至1000 mIU/mL以上,ALT、AST复常

HBV DNA < 10 IU/mL;

HBsAg: 0.01 IU/mL; HBsAb > 1000 mIU/mL;

HBeAg: 0.46 S/CO;

ALT: 14.7 U/L; AST: 37.4 U/L。

后续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图片3.png

后续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图片4.png

后续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图片5.png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系母婴传播的学龄前慢乙肝儿童患者,基线HBV DNA、HBsAg、HBeAg均高水平,肝功能正常、无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患儿3岁5月龄启动ETV单药治疗,因应答不佳,3岁8月龄改为PEG IFNα-2b(90 μg/周)联合ETV的间歇治疗方案。PEG IFNα-2b注射后出现38度左右中低热,密切观察,持续三天左右热退,精神食欲均正常。长期未观察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受限及精神状态、学习运动受到明显影响。患者在间歇治疗76周实现HBeAg清除,随后88周获得HBsAg清除及血清学转换、HBV DNA低于定量下限,继续巩固治疗12周后停用PEG IFNα-2b和ETV。随访至130周仍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水平升高至1000 mIU/mL以上。该病例证实,低龄儿童早期应用PEG IFNα联合核苷类似物的间歇治疗策略,可有效突破免疫耐受,兼顾安全性与疗效,为儿童慢乙肝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实践范例。

总结几点:

1 加强筛查和母婴阻断,减少母婴传播。

2 应筛尽筛,早期发现儿童慢乙肝患者。

3 低龄是临床治愈的优势因素,应该尽早给予治疗,免疫耐受期患儿也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追求临床治愈。

4 治疗过程中ALT急性升高代表着机体免疫功能的激活,能预示很好的治疗效果。

5 儿童使用干扰素副作用可控,安全性和依从性会更好。

6 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有助于迈向慢乙肝临床治愈为终点的临床实践之路。

Tags: 【临床治愈集结号】高病毒血症的低龄慢乙肝儿童采用个体化间歇治疗实现临床治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