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尤其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形势严峻。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5%,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口将增至4亿。高血压不仅直接损害心血管健康,还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密切相关,约3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这类患者心脏病风险是常人的两倍。
高血压与糖脂代谢异常存在复杂关联,约50%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其空腹血糖(FBG)常超过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3.4mmol/L,而LDL每升高1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约30%。同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表现为一氧化氮(NO)合成减少、内皮素-1(ET-1)升高,ET-1每升高1pg/mL,收缩压可能增加1mmHg,且高血压患者ET-1水平可达正常人的两倍。
传统干预手段存在局限:药物长期使用易引发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跑步、游泳等高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应性差,约25%的参与者报告运动损伤,且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而太极、八段锦等中医身心锻炼强调身心调和、动作舒缓及呼吸调节,更适合中老年人群长期坚持,已被证实可降低血压、改善心率及自主神经功能。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网络meta分析,首次整合3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评估六种传统中医身心锻炼(太极、八段锦、六字诀、舒心平血功、气功、导引养生术)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ET-1)的改善效果。
研究核心目标包括:揭示不同锻炼方式的差异化疗效,明确各类疗法在特定指标上的优势;为高血压患者个性化锻炼方案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桥接传统中医与现代心血管康复理念,推动高血压非药物干预的发展。
本研究为系统回顾与网络meta分析,纳入2003-2023年发表的3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2875名参与者,其中试验组1456人(接受六种中医身心锻炼干预),对照组1419人(无锻炼),参与者平均年龄58.46±7.86岁,部分合并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年龄≥45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干预措施为太极、八段锦、六字诀、舒心平血功、气功或导引养生术;干预时间≥8周;结局指标包含TC、TG、HDL、LDL、FBG、NO、ET-1中的至少一项;研究类型为RCTs。
六种锻炼中,太极应用最频繁(占51.32%),其次为八段锦(26.47%);单次锻炼时长15-90分钟(平均43.36分钟),干预周期8-48周(平均20.34周,86.78%的研究为12周),每周锻炼3.8次,多数为监督下干预。
通过PubMed、WebofScience、CNKI等8个数据库检索,初获2317篇文献,经去重(排除1340篇)、标题摘要筛选(排除749篇)、全文评审(排除192篇),最终纳入36项研究。文献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清晰展示从初始检索到最终纳入的完整过程,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图1:文献筛选全过程,从初始检索的2317篇文献,经去重、标题摘要筛选、全文评审后最终纳入36项研究,明确各阶段排除原因(如研究设计不符、无高血压患者等)
采用TESTEX量表评估研究质量,纳入研究中位得分为11分,58%的研究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69%对主要结局进行盲法评估,72%报告锻炼依从性,整体研究质量较高。通过GRADE框架评估证据质量,多数指标为中低质量;漏斗图分析显示对称性较好,发表偏倚风险较低。

图2:用于评估发表偏倚,以TC、TG、HDL等指标为例,图形整体对称,提示小样本效应及发表偏倚风险较低,结果可靠性较高
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置信区间(CI)量化干预效果,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以I²统计量评估异质性(I²>50%提示显著异质性)。通过网络meta分析进行间接比较,采用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对疗法效果排序(SUCRA值越高,疗效越优)。
- 总胆固醇(TC):所有锻炼均显著降低TC,舒心平血功效果最优(SMD=-8.83,SUCRA=100),其次为气功(SUCRA=83.2)和太极(SUCRA=63.3)。
- 甘油三酯(TG):六字诀改善效果最佳(SMD=-1.90,SUCRA=87.4),太极(SUCRA=82.2)和气功(SUCRA=78.9)紧随其后。
- 高密度脂蛋白(HDL):太极提升HDL效果最显著(SMD=0.88,SUCRA=95.8),八段锦(SUCRA=67.9)和舒心平血功(SUCRA=67.3)次之。森林图(图4A)直观展示各锻炼对HDL的影响及置信区间,太极的效应量及稳定性优势明显。
- 低密度脂蛋白(LDL):八段锦降低LDL效果最佳(SMD=-0.95,SUCRA=93.4),太极(SUCRA=71.6)优于气功(SUCRA=49.9)。
- 空腹血糖(FBG):导引养生术降低FBG效果最优(SMD=-1.21,SUCRA=90.4),太极(SUCRA=71.8)优于八段锦(SUCRA=37.8)。
- 一氧化氮(NO):导引养生术提升NO效果最显著(SMD=1.41,SUCRA=89.4),八段锦(SUCRA=72.2)优于太极(SUCRA=31.2)。
- 内皮素-1(ET-1):导引养生术降低ET-1效果最佳(SMD=-1.82,SUCRA=93),八段锦(SUCRA=73.2)表现突出。森林图(图5C)显示导引养生术在ET-1改善上的效应量显著高于其他疗法。
网络meta分析网络图(图6)展示各锻炼间的比较关系,节点大小反映样本量,连线粗细代表研究数量,太极因研究最多节点最大。SUCRA排名图(图7)直观呈现各疗法在不同指标上的综合表现,太极和导引养生术在多项指标中位居前列。

图6:节点代表六种锻炼及对照组,节点大小反映样本量,连线粗细代表比较研究数量,直观呈现各干预间的比较关系,太极因研究最多成为网络核心

图7:通过累积排名概率曲线下面积量化各疗法效果排名,SUCRA值越高表示该疗法在对应指标上越可能成为最优选择,清晰展示太极、八段锦、导引养生术的优势领域
本研究证实六种传统中医身心锻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差异化改善作用:太极在提升HDL、改善TC和TG方面优势显著;八段锦是降低LDL的最优选择;导引养生术在调节FBG、NO和ET-1上效果突出,综合效益显著。
研究为高血压非药物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支持将中医身心锻炼纳入高血压管理方案,临床可根据患者核心需求个性化选择:需改善血脂谱优先选太极或八段锦;需调节血糖及血管功能优先选导引养生术。未来研究可探索锻炼与饮食、心理干预的联合效应,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综合管理策略。
Li,H.,Lin,X.,Li,X.,Chen,N.,&Wu,X.(2025).EffectsofsixChinesemind-bodyexercisetherapiesonglycolipidmetabolismandvascularendothelialfunctioninhypertensivepatients.iScience,28,112682.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5.112682
Tags:
iScience:传统中医身心锻炼显著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与血管内皮功能,太极、八段锦等疗效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