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从“死刑”到“慢性病”,HIV真的被驯服了吗?

来源 2025-08-06 12:23:04 医疗资讯

尽管抗病毒治疗已将艾滋病转变为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全球及中国的新发感染并未归零,歧视与误区仍在,防控挑战严峻。 为传递权威前沿知识,“感染前沿”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张彤教授,深度解读艾滋病防治领域那些令人振奋又需要警惕的真相。

感染前沿:如果一位1990年的HIV患者穿越到今天,您会最先告诉他哪个颠覆认知的真相?

张彤教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事实上,这些年来艾滋病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一位1990年的患者穿越到今天,他一定会非常震惊。最主要的颠覆性真相就是,艾滋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病。 患者的预期寿命已经和HIV阴性人群相似。我们现在已经有40多种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而且用药方案非常便捷,包括每日一次的口服药,以及两个月打一针,甚至半年打一针的长效药物。

感染前沿:过去强调抑制病毒,现在也强调免疫功能重建。当检测不到病毒载量时(U=U状态),免疫系统实际处于什么状态?能理解为与病毒“和平共处”吗?

张彤教授:在目前很好的抗病毒治疗前提下,病毒载量确实可以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但是,尽管检测不到,体内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异常免疫激活。这种持续的免疫激活会影响多器官、多系统,比如可能导致心脏问题或其他一些并发症。因此,即使病毒控制得很好,患者仍然需要持续治疗,不能停药。

另外,有一部分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就是CD4细胞计数,恢复得可能不是很理想。所以在现阶段,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手段,才能让病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和平共处”,病毒的影响仍在,持续治疗和管理是关键。

感染前沿:我们常听说的PrEP对很多高风险人群是个福音。您能用简单的话介绍一下PrEP是什么吗?哪些人特别需要考虑使用它?它的保护效果有多可靠?以及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事项?

张彤教授:PrEP,俗称暴露前预防,主要针对未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它通过服用药物或注射来预防HIV感染。性活跃期的年轻人,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的高危个体特别需要考虑使用PrEP。

PrEP是预防HIV感染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没有任何一种预防措施能保证100%有效。其效果高度依赖于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坚持每天按时服药,保护效果非常高,研究显示可降低HIV感染风险90%以上。性行为前2-24小时服2片,之后24小时和48小时各服1片,即“211方案”,如果严格按此方案执行,保护效果也很高,接近或超过9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rEP不是万能药,不能替代行为干预! 绝不能因为用了PrEP就认为“万事大吉”,继续进行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因此,首要的是减少高危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必须严格遵医嘱,规范使用PrEP,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必须按照医生指导,正确、持续地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总之,大家要认识到PrEP的保护效果并非100%,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它是综合预防策略中的一环,而非唯一手段。任何时候,都要强调管好自身行为(安全性行为+安全套),同时结合规范化的PrEP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硬道理。

Tags: 从“死刑”到“慢性病”,HIV真的被驯服了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