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不少关于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的“惊人”言论。
有人声称,服用这些补充剂不仅无益健康,反而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他们往往引用一项题为《Association Among Dietary Supplement Use, Nutrient Intake, and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A Cohort Study》的权威研究,试图为这些观点背书。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篇研究到底说了什么?我们需要拨开迷雾,理性看待。
首先,研究的受众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且排除了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换句话说,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儿童、孕妈妈和哺乳妈妈群体。
其次,研究中提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过量补充”钙剂的情况。
这里的“过量”指的是每日从补充剂中摄入钙超过1000毫克——这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难以达到的数值。
美国人的钙摄入习惯与中国截然不同。
美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约七八百毫升牛奶,钙摄入量较高。
而中国膳食指南则建议每日奶类摄入量约300克,国人平均膳食钙摄入量约为400毫克。
换言之,即使你额外服用一片含600毫克钙的补充剂,整体摄入量也刚好达到1000毫克的临界点。
因此,普通中国人无需过度担忧补钙带来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日常饮食中钙摄入量本就较低的情况下。
更重要的是,研究指出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这意味着,虽然在某些过量补钙的个体中观察到了癌症死亡率的升高,但这并不等同于钙补充剂直接导致癌症。
科学研究中,相关关系往往是进一步探究因果关系的起点,而非终点。
将这点断章取义,断言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是致癌物,显然是误读甚至是断言过度。
这项研究的核心观点其实很明确:优先从饮食中获取营养素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均衡饮食不仅提供钙和维生素D,还能获得其他对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
当饮食无法满足需求时,适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是合理且必要的。
关键在于“适度”——避免盲目追求高剂量,避免长期过量服用。
针对孩子和特殊人群,尤其要强调的是,如果日常饮食中钙摄入充足,无需额外补钙。
因此,补充剂不是万能钥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补充、量力而行才对。
参考文献:
DOI: 10.7326/M18-2478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