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iScience:我国学者揭示Cadonilimab联合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

来源 2025-08-04 12:20:34 医疗资讯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恶性肿瘤中癌症相关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疾病。约80%的患者初诊时即为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且其低血管化、强烈纤维化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ME)使得常规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于10%。当前不可切除晚期PDA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Gem-Nab、FOLFIRINOX等化疗组合,但疗效有限,亟需新型疗法提升患者结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近年来癌症治疗的突破性手段,在多种实体瘤表现出活跃疗效,但PDAC却因“冷肿瘤”的免疫环境导致单靶点免疫治疗进展缓慢。先前针对PD-1或CTLA-4单一靶点的免疫治疗在PDAC试验中多无显著疗效。鉴于其他肿瘤中双免疫检查点抑制策略(联合PD-1和CTLA-4阻断)表现出较好疗效,cadonilimab作为首个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更强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亲和力和潜在优势,成为PDAC免疫治疗的创新选择。

此前cadonilimab已在宫颈癌、胃癌、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获得积极临床试验结果,且研究显示该药物Fc工程设计避免了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毒性,副作用较可控。考虑到PDAC的特殊肿瘤免疫环境,探索cadonilimab与标准化疗联合的潜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日,一项发表于iScience期刊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全面评估了cadonilimab与经典一线化疗方案Gem-Nab联合应用于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由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团队完成,系统分析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间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基线特征,结果显示Cadonilimab的加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并且不增加显著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此项研究为免疫检查点双靶点联合化疗的新型治疗策略在晚期胰腺癌中应用提供了初步的临床依据,值得在未来前瞻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间确诊为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共52例,其中35例接受Gem-Nab,17例接受Gem-Nab联合cadonilimab一线治疗。对于部分患者,cadonilimab方案中还附加了曲妥珠单抗抗EGFR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根据年龄与性别1:1匹配,以减少选择偏倚,确保两组基线特征平衡。

图:患者筛选和分组流程图

化疗方案为:纳米白蛋白紫杉醇125 mg/m^2 和吉西他滨1000 mg/m^2 于1日及8日静脉注射,每21天为一周期。Cadonilimab静脉注射剂量为10 mg/kg,每3周一次。影像学随访采用增强CT或MRI,每4-8周评估一次肿瘤反应,依据RECIST 1.1标准判定。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评估。

结果显示,Gem-Nab-Cadon组无进展生存获益更加显著(p=0.0167),多变量Cox回归证实治疗方案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9,95%CI 0.16-0.93)。

Gem-Nab-Cadon组合耐受良好,76%患者出现≥1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4例(23.5%)出现≥3级不良事件。最常见≥3级不良包括贫血、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肝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均约5.9%),无4级及以上不良报告。治疗终止率低,仅1例因肝功能异常暂缓治疗,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继续用药。整体无严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显示安全性可控。

总之,胰腺癌“冷肿瘤”特性包括: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丰富的免疫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M2巨噬细胞),有限的PD-L1表达,导致单一PD-1或CTLA-4抑制剂疗效极低。Cadonilimab通过双靶点阻断同时激活耗竭的T细胞,有望克服免疫耐受。Fc优化避免了抗体依赖细胞介导毒性,降低重度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本研究显示Cadonilimab联合Gem-Nab使mPFS延长至10.3个月,且副作用可控。尽管为回顾性设计,样本有限,但此结果启示该组合方案可能改变目前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

从机制上讲,Chemotherapy如Gemcitabine可破坏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屏障,通过抑制CXCL12-CXCR4轴减少调节性T细胞招募、增强免疫细胞渗透,协同cadonilimab重塑免疫环境,提高T细胞活性。此外,伴随的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也提示低NLR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疗效。

该研究也指出,研究中Gem-Nab组PFS低于历史临床试验数据,反映真实世界患者异质性及治疗依从性差异。未来还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并开展机制研究揭示免疫激活细节,为精准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原始出处
Yang Y, Shang C, Cheng L, Fang L, Luo C. Evaluating Cadonilimab Efficacy and Safety in Retrospective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iScience. 2025. doi: 10.1016/j.isci.2025.113136.

Tags: iScience:我国学者揭示Cadonilimab联合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