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反复高烧、皮疹、关节痛?5岁女童被误诊为感染,真相竟是罕见自身免疫病!

来源 2025-08-02 12:17:54 医疗资讯

5岁的小琳在过去两个月反复高烧,每次体温可达39~40℃,但退热后精神尚可。家人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或病毒感染,带她去了多家医院,做了无数次血常规和CRP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升高、血沉快,被多次误诊为“病毒感染”“支气管炎”,接受抗生素治疗却始终不见好转。

与此同时,小琳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淡粉色皮疹,且常在发热时加重,热退后自行消失。近期,她又开始诉说膝盖和手腕疼痛,早晨起床时尤其明显,有时甚至无法独立站立。家属焦急万分,再次带她就诊于儿童风湿免疫科。

经过详细病史采集与实验室检查,发现小琳血清铁显著下降、肝酶升高,且血清铁蛋白水平异常升高。结合典型的“quotidian fever”(每日高热)、皮疹和关节炎表现,最终被诊断为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这是一种罕见但潜在严重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什么是SJIA?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一组16岁前起病,病因不明,以慢性关节炎(持续6周或以上)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起病时以弛张热为突出表现,病程中可出现关节病如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8等的过度分泌是SJIA疾病初始阶段的主要免疫学特征,无自身抗体。SJIA 易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其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发热、皮疹、关节炎是SJIA三大主要的临床表现。

(1)发热:是SJIA的主要特点,通常先于其他表现,每天体温波动范围36~41℃,骤升骤降,高热时可伴寒战、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热退后活动如常。

(2)皮疹:部分患儿可出现皮疹,其特征为发热时出现,随着体温下降而消退。皮疹呈淡红色斑疹,可融合成片,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一般没有色素沉着;

(3)关节炎:可出现在病程的任何时期,大多数患儿先有发热后出现关节病变,膝、腕和踝关节最常受累。

(4)浆膜炎:可伴心包炎和(或)胸膜炎和(或)腹膜炎,多数无明显症状;

(5)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单独或合并出现,通常为轻、中度增大,巨大的肝、脾罕见;(6)其他: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部病变(LD)和实质性LD,一过性冠脉扩张、心肌受累和心内膜炎,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7)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MAS是SJIA的严重并发症,多数以持续高热为首发症状,病情快速进展,出现肝脾肿大、出血倾向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治疗

临床中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C)、生物制剂(IL-1拮抗剂、IL-6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和化学合成类的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等。

转归与预后

按疾病活动与缓解过程的不同,SJIA可分为单一周期发作、活动与缓解交替和慢性进展性3种病程,其中慢性进展性病程患儿往往有明显关节炎症。近半数SJIA患儿起病10年后仍有活动性关节病变,致残率高。

MAS、肺动脉 高压等并发症可导致患儿死亡。SJIA不良预后因素包括:病初6个月内持续发热、关节炎、早期出现髋关节炎、需要应用GC控制疾病、血小板和D-二聚体持续升高等,年龄<18个月起病的SJIA患儿预后也较差。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达标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参考资料:

[1]周纬,赖建铭,唐雪梅,等.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38(05):327-334.

[2]Yasin S,Fall N,Brown RA,et al. IL-18 as a biomarker linking 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and 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J].Rheumatology(Oxford),2020,59(2):361-366.

Tags: 反复高烧、皮疹、关节痛?5岁女童被误诊为感染,真相竟是罕见自身免疫病!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