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急诊和夜班常常是考验医务人员应急能力的时刻,尤其遇到急性过敏性休克的患儿,往往措手不及。过敏性休克又称过敏性多器官功能障碍,是由致敏原引发的一种全身迅速进展的严重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如果救治不及时,极易导致患儿死亡。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和最新指南,深入解析小儿过敏性休克的识别要点、抢救流程以及预防措施。
小儿过敏性休克为何如此凶险?
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复杂,且进展快,通常由抗原暴露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表现出症状,临床表现多变且快速恶化。儿科患者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过敏原反应敏感且普遍不易自我表达症状变化,发作时临床表现可波及皮肤、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瞬间出现生命危险。急诊值班时的突发性使得医生需要拥有高度警惕和扎实的处理技能,才能实现“分秒必争”,挽救患儿生命。
小儿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识别要点
正确而迅速地识别过敏性休克,是成功抢救的第一步。患儿典型表现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
1. 皮肤黏膜表现
这通常是过敏反应的先兆,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典型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和荨麻疹,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面部、口唇、眼睑或四肢肿胀,可能伴随瘙痒感。这些皮肤变化往往较为明显且进展迅速。
2. 呼吸道症状——最主要的致死因素
过敏反应引起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多、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患儿可表现为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甚至明显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青紫和窒息,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呼吸循环骤停。
3. 循环衰竭——休克征象
过敏介导的组胺及其他介质释放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迅速减少,导致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减弱,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四肢冰冷、脉搏微弱甚至消失,血压骤降,最终心跳骤停。
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脑部缺氧引起意识模糊、头晕、面及四肢麻木,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提示病情已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分级
医学上对过敏反应的分级有助于快速判断病情和制定救治策略。通常根据症状表现及器官受累程度,对过敏反应进行分级:
表: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抢救过敏性休克绝非易事,必须体现“快、准、狠”原则:
第1步:停用过敏原
立即停止所有可疑药物或刺激源,包括静脉输液,及时更换输液器,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让患儿平卧,确保氧供充足,给予吸氧3-4L/min,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变化。
第2步:肾上腺素治疗是救命关键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唯一明确被证实的急救药物,能够迅速缓解气道阻塞及血管扩张。
肌肉注射(首选方案):最佳注射部位为大腿中三分之一的前外侧肌肉层,推荐使用1:1000浓度溶液,剂量为0.01mg/kg,最大剂量0.5mg,若无改善,可每隔15-30分钟重复注射。切忌皮下注射,吸收慢且效果欠佳。
静脉推注(针对极危重病例):适用于病情极其危重,如血压极低或严重喉头水肿。使用1:10000溶液,剂量同为0.01mg/kg,最大剂量0.3mg,缓慢推注5-10分钟,严密监控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注意事项:静脉注射的浓度与肌注浓度不同,禁止将1:1000浓度肾上腺素直接静脉注射,避免药物过量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
患者体位:抢救过程中,患儿应取仰卧位,呕吐者采取左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可坐位,适当抬高下肢促血液回流。
第3步:及时补液
过敏性休克中,大量液体由血管渗出至组织间隙,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补液是救治关键,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
-
首剂20mL/kg快速静脉推注,10-20分钟内完成,最大不超过200 mL,观察心率、血压、脉搏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防止过量引起心衰。
-
后续维持液体使用1/2至2/3张液体速度为5-10mL/kg/h,6-8小时内输完;维持使用1/3张液体速度2-4mL/kg/h,24小时内输完。
-
含糖液体慎用,必要时监测血糖;碳酸氢钠仅用于明确代谢性酸中毒。
第4步: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甲基泼尼松龙可静脉应用1-2mg/kg,4-6小时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25mg。糖皮质激素对缓解迟发性过敏反应有一定效果,但不应作为一线急救药物,因为起效慢,无法作为抢救“救命药”。
第5步:对症处理与监护
-
支气管痉挛的患儿可给予雾化沙丁胺醇,儿童用量为0.5ml雾化液(含2.5 mg沙丁胺醇),每日不超过4次。
-
皮肤症状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小心新生儿和早产儿用药)。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 患儿急救后需严密监测6-24小时,以防后续发作。过敏性休克有时呈双相反应,缓解后8-12小时内可能再次发作。
图: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处理流程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策略
“预防重于治疗”,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避免过敏原导致的致命反应。
详尽询问过敏史:尤其药物过敏、高危过敏体质患儿,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相关药物。
谨慎用药原则:对过敏体质儿优先选用口服替代药物,静脉用药时保持警惕。
密切观察初次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注射用药后应至少监护30-60分钟,准备应急处理。
抗生素相关管理:抗生素现用现配,停用超过2天需重新评估过敏状态。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