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Gastroenterology | 普氏粪杆菌丰度:晚期胃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来源 2025-07-31 12:16:25 医疗资讯

亮点总结 普氏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丰度与晚期胃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临床反应显著相关。 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口腔菌属如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丰度增加,与特定代谢通路活性增强相关。 研究首次在非亚洲晚期胃腺癌患者群体中,基于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菌群构成及功能与治疗预后的多因素关联。 肠道微生态已被证明在免疫系统调节和多种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肠道菌群与黑色素瘤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效果的联系已有报道,但在胃及食管腺癌领域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PD-L1抗体最近被批准作为晚期胃食管癌的一线治疗,并联合化疗提高疗效。然而,肠道菌群具体哪些菌种参与调控治疗反应、影响疗效的机制仍未明确。 近期,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的一项研究,针对晚期胃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系统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及其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研究利用法国临床随机试验PRODIGE 59-FFCD 17

Tags: Gastroenterology | 普氏粪杆菌丰度:晚期胃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