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期刊导读】大样本数据:HBsAg/HBeAg双阳性显著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来源 2025-07-30 10:21:30 医疗资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根据第四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虽然我国HBsAg流行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15-49岁育龄期妇女的HBsAg阳性率仍达5.87%。在孕妇中HBsAg阳性率约为6.18%,多项研究显示HBV感染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产等不良结局相关,但其结果仍存在争议,且HBeAg状态及肝功能异常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尚未明确。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孙鑫教授、谭婧教授、熊益权博士团队发表的一项基于福建厦门地区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厦门地区孕妇HBsAg阳性率为9.99%,总体呈下降趋势。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的ICP风险增加3.4倍,胎儿窘迫和37周前早产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ALT异常进一步加剧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图片1.png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福建厦门地区进行首次产前检查且最终分娩的198049例单胎妊娠孕妇,排除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他肝炎病毒、梅毒和HIV感染、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孕妇。根据首次产前检查时HBsAg与HBeAg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将孕妇分为HBsAg-HBeAg-组、HBsAg+HBeAg-组以及HBsAg+HBeAg+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ICP、子痫前期(PE)、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窘迫、胎膜早破(PROM)、低出生体重(LBW)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BV感染状态以及ALT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患者基线

研究最终纳入198,049例孕妇,各组孕妇在吸烟、饮酒以及城乡分布等无显著差异。与HBsAg-HBeAg-组相比,HBsAg+HBeAg+组的孕妇及其配偶年龄更低,孕前体重过轻、初产妇、流动人口的比例更高,而接受高等教育、辅助生殖助孕的比例较低。在HBsAg+HBeAg-组中35岁以上孕妇的比例高于HBsAg-HBsAg-组(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2.png

研究结果

01 2015年到2018年厦门地区孕妇中HBsAg阳性率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2015年到2018年厦门地区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9.99% (19776/198049,95% CI 9.85 - 10.12%),且呈下降趋势(10.80% VS. 9.37%,RR = 0.86,95% CI 0.82 - 0.90)。其中,HBsAg+HBeAg+阳性率为2.26%(4473/198049,95% CI 2.20 - 2.32%),从2015年到2018年其下降趋势更为显著(2.99% VS. 1.86%,RR = 0.59,95% CI 0.54–0.65),而HBsAg+HBeAg-的阳性率无显著变化,阳性率为7.73%(15303/198049,95% CI 7.61 - 7.84%)(图1)。

图片3.png

图1 2015年1月-2018年8月孕妇HBsAg及HBeAg的阳性率

02 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显著更高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HBsAg-HBeAg-组相比,HBsAg+HBeAg-组孕妇发生ICP的风险增加了3.43倍(1.42% vs. 0.42%,aOR = 3.43,95% CI 2.94 - 4.00),在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上两组无显著差异。HBsAg+HBeAg+孕妇发生ICP的风险更高(aOR = 3.44,95% CI 2.64 - 4.48)。胎儿窘迫(aOR = 1.33,95% CI 1.05 - 1.67)、37周前早产(aOR = 1.16,95% CI 1.01 - 1.33)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较HBsAg-HBeAg-组低(aOR = 0.88,95% CI 0.79 - 0.97),各组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Apgar)方面无显著差异(表2)。敏感性分析也显示,孕妇HBsAg+HBeAg+(aOR = 2.98,95% CI 2.09 - 4.26)和HBsAg+HBeAg-(aOR = 3.38,95% CI 2.76 - 4.14)与较高的ICP风险相关。

表2 不同HBsAg及HBeAg状态孕妇的产科和新生儿结局

图片4.png

03 ALT异常加剧HBV相关妊娠风险

以首次产检ALT ≥ 25 U/L定义为异常,分层分析显示,HBsAg+HBeAg+组中伴有ALT异常孕妇发生ICP的风险(aOR = 5.04, 95% CI 3.00 - 8.47)高于ALT正常孕妇(aOR = 2.65,95% CI 1.90 - 3.68)。此外,ALT异常的HBsAg+HBeAg+孕妇低出生体重风险增加47%(aOR = 1.47,95% CI 1.03 - 2.08),子痫前期风险亦显著升高(aOR=2.47,95% CI 1.01 - 6.01)(表3)。

表3 ALT状态亚组分析:不同HBsAg及HBeAg状态孕妇的产科和新生儿结局

图片5.png

肝霖君有话说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控制HBV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育龄女性中HBsAg的流行率仍提醒我们,HBV感染对母婴健康构成的威胁远未消除。本研究通过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了HBV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相关,强调了HBeAg状态及ALT异常的协同危害,提示加强育龄期女性筛查及孕期全程管理是降低母婴风险的关键策略,HBsAg及HBeAg双阳性孕妇孕早期应纳入高危妊娠管理,动态监测肝功能,必要时需实施合理的抗病毒治疗,降低不良结局发生风险,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同时,也有研究发现HBV感染的孕产妇可能是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潜在优势人群,“孕愈计划”现也在积极开展,有望能为HBV感染的孕产妇群体提供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

参考文献:

Zou K, Huang S, Liu C, et al. The impact of maternal HBeAg carries status and elevated ALT values on adverse outcom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198,049 pregnancies.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25;25(1):302.

Tags: 【期刊导读】大样本数据:HBsAg/HBeAg双阳性显著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