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人工智能(AI),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因其在医学影像、生理信号、基因组学等复杂数据处理中的优势,已被视为提升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OHNS临床实践丰富的半结构化数据(影像、音频、视频等)为AI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深度学习在OHNS的探索迅速增加,尤其在耳科和神经耳科等方向表现突出。
然而,临床AI应用推广远落后于概念验证研究,实际可用的OHNS专属FDA批准AI设备极少(仅2例)。这反映出AI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存在显著“人工智能鸿沟”,即技术开发与临床落地之间的巨大隔阂。临床验证阶段作为AI转化的关键环节,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实用性,现阶段对此的研究明显不足,对OHNS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形成制约。
发表在npj Digital Medicine上,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单位的Liu等学者共同完成。这是一项涵盖1996至2023年间,在MEDLINE、EMBASE及Web of Science三大数据库中检索共计3236篇文献,通过严格筛选纳入444篇涉及OHNS深度学习的研究的范围性回顾。研究系统梳理了深度学习模型在OHNS各亚专业的应用,分析了研究的地理分布、数据类型、模型结构及验证阶段等,并特别关注模型验证的成熟度和临床转化的进程,阐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人工智能鸿沟”问题及应对策略。
图 1:PRISMA流程图,展示文献筛选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遵循PRISMA-ScR指南,设计透明、严谨的文献搜索策略,涵盖“深度学习”及“耳鼻喉头颈外科”相关关键词,检索三大数据库。排除无深度学习方法、非OHNS专用、未公开全文、非原创研究及非英语文献,共筛选纳入444篇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章。数据提取涵盖发表时间、作者国别、子专业领域、应用目的、数据类型、深度学习模型类别、验证方法及研究阶段,力求客观全面呈现该领域研究动态。
研究结果
发表时序与地域分布
从2012年起,深度学习在OHNS的研究数量呈指数增长,2022年达到最高峰,年发表数量105篇(图 2a)。研究涉及48个国家,集中于美国(139篇)、中国(95篇)及韩国(38篇)(图 2b),表明深度学习在OHNS应用的全球性发展态势。
图 2:OHNS深度学习论文的发表年度趋势及地域分布示意图。
研究领域与应用类别
深度学习涉及OHNS所有子专业,其中耳科与神经耳科(包含听力学)占比最高(28%)(图 3a)。绝大多数应用旨在扩展医疗人员能力(56%)和疾病筛查(30%)(图 3b)。输入数据以图像为主,占比55%(其中非放射学图像36%、放射学图像19%),包括耳镜、喉镜、临床照片、组织学图像等。模型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使用最广,占比63%(图 3c),适合图像与序列数据处理。
图 3:研究领域(子专业)、应用目标及输入数据类型分布。
AI模型开发阶段与验证状况
绝大部分研究(99.3%)停留在in silico阶段,即纯数据驱动的计算机模拟验证,只有3篇(0.7%)进行了离线验证(offline validation)——包括语音降噪与视觉语音识别的实验室环境验证。无一研究实现了临床环境验证(0%)(图 4a),突出地反映出OHNS领域深度学习临床转化的断层。
图 4:AI研究的开发阶段、采用报告指南及验证方法情况。
报告规范的采纳情况
仅24篇论文(5.4%)采用了任何形式的报告指南,主要涵盖STARD(2.9%)、TRIPOD(1.3%)和CONSORT-AI(0.2%)等,显示AI研究普遍缺乏规范的报告与透明度(图 4b)。
验证设计和数据方法
验证多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少数采用前瞻性设计(1.8%单中心,0.5%多中心),部分研究未明确验证方法或未实施独立测试或交叉验证(16%)(图 4c)。仅9.2%的研究尝试解释模型(如Grad-CAM、CAM等),模型解释性不足可能影响临床接受度。
总之,本研究首次系统勾勒出深度学习在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发展图谱,揭示该领域“人工智能鸿沟”尤为明显——尽管研究数量激增,但在临床验证环节形同空白,严重制约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患者获益。
这一情况与医疗AI领域普遍难以跨越的转化瓶颈相契合。临床验证是AI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可用性的关键保障,缺失临床验证将带来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研究提出,推动早期从低复杂度、低风险的非诊断任务入手,如自动化临床流程、辅助决策等,可快速实现落地价值。此外,采用和推动AI研究报告标准化、强化严谨的验证方法、重视数据多样性与标注质量,也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提升研究质量,也有助于吸引资金投入与监管批准。未来应鼓励分阶段、迭代式的临床验证试点,从单中心局部验证做起,逐步拓展至多中心大规模应用,结合联邦学习等新型数据共享模式,突破隐私与数据壁垒。
此外,研究提醒临床标注的准确性对AI模型性能影响巨大,需避免粗糙或超纲诊断标签对模型训练产生干扰。最后,尽管AI模型的可解释性备受关注,但当前尚无统一要求,安全有效才是核心指标。
原始出处:
Liu GS, Fereydooni S, Lee MC, et al. Scoping review of deep learning research illuminat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asm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npj Digital Medicine. 2025;8:265. doi:10.1038/s41746-025-01693-0
猜你喜欢
- CRITICAL CARE:使用代谢组学预测3个月和12个月的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结果
- 2019年06月24日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为什么要做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过程是怎么样的
- 【2015年ASCO会议】黑色素瘤进展
- 黄花菜的功效与作用,这五个女人吃黄花菜的营养价值
- 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器械公开招标公告
- 与自己恋爱 和身体更亲密的3个练习
-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儿童早期和青少年期间ADHD症状与身体状况之间的前瞻性关联
- JNM:68Ga-PSMA PET/MRI为 PI-RADS 3 级前列腺癌患者病变分类提供全新的临床价值
- 探访中国首个碳离子癌症治疗中心:已达全球同等水平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