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脑卒中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尤其是脑梗死可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并促进痴呆症的发展,甚至使认知衰退提前25年开始。然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为一种神经功能短暂障碍,其对长远认知影响则尚不明确,相关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TIA患者携带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部分患者影像学可见隐匿性脑梗死或脑萎缩的变化,理论上应存在认知风险增加。然而,既有研究中有报告提出TIA后可见短暂的执行功能障碍,有的研究指出TIA患者痴呆发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年,另一些研究却未发现明显差异。此外,TIA患者更可能接受积极的二级预防治疗(如戒烟、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可能间接影响认知结局。既往文献多缺乏足够对照组、长期随访以及严谨的痴呆诊断,导致研究结论难以统一。
7月3日,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嵌套匹配的纵向队列设计,旨在探讨TIA发生后痴呆症的长期发病风险。研究人员利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弗雷明翰心脏研究(FHS)数据,对首次TIA患者(年龄≥60岁)及对照人群进行了长达20年(中位随访近9年)的随访追踪。该研究不仅围绕痴呆发病率展开,还重点分析了TIA后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及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等改变,为临床风险管理及预防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共纳入无痴呆且年龄≥60岁的参与者。通过嵌套匹配设计,每位首发TIA患者按年龄(±2岁)及性别匹配无TIA对照。TIA定义为局灶性脑缺血症状发作,持续<24小时,符合严格临床判断标准。痴呆诊断依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及相关国际标准,由专门评审组基于神经心理测查、临床表现与病史综合认定。
主要终点为20年内发生的所有原因痴呆。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性别、年龄,考虑中途卒中及死亡竞争风险。对TIA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药物使用变化,同步作配对差异检验。
研究结果
1. 基线特征
研究共纳入297名TIA患者(平均年龄72.7±7.7岁,男性47%)及1485名匹配无TIA对照。TIA组血压水平更高(收缩压平均144.3 vs 139.3 mmHg,p<0.0001),且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无TIA组。
2. 痴呆发生风险
中位随访8.69年内,TIA组的痴呆发生率为19%(57/297),无TIA组为24%(353/1485)。经年龄与性别调整后,TIA组的痴呆风险无显著差异(HR=0.93,95%CI 0.71-1.24,P=0.63)。即使进一步调整了卒中发生的影响或剔除随访中卒中个案,HR变化不大且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TIA组与对照组痴呆发生的Kaplan–Meier曲线对比,显示两组认知衰退趋势基本重合
3. 术后5年短期痴呆风险敏感性分析
在5年随访期限内,TIA组与对照组痴呆发生率分别为8%与7.5%;年龄性别调整后HR为1.15(95%CI 0.75-1.78,P=0.53),提示无显著风险增加。
4. TIA发生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用药改变
对80对病例控进行比较发现,TIA患者戒烟比例由18%降至11%(P=0.025),抗凝药物使用率由3%升至18%(P=0.0005),阿司匹林使用率有边缘性增长(46%升至61%,P=0.052)。而收缩压水平及高血压比例无显著变化。
表:TIA后的痴呆发病率
5. 二级预防药物应用与痴呆风险关系
在TIA患者中,启动抗凝治疗者痴呆风险显著上升(HR=4.71,95%CI 1.89-11.71,P<0.001),这一关联在调整心房颤动后仍然存在(HR=4.01,P=0.004),但未发现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提示存在潜在未控制的混杂因素。戒烟及阿司匹林使用改变与痴呆风险无显著关联。
表 TIA前后血管危险因素变化的比较(或对照组匹配)
总之,本研究通过充分匹配和长期随访,提供了首个大型社区队列中TIA后痴呆风险系统考察的高质量证据,结果提示TIA本身并非显著增加痴呆风险的独立因素。该结论与部分既往研究报告相抵触,但符合另外一些关于TIA后认知损害短暂、或因二级预防措施有效而得以缓解的观测。
研究揭示TIA事件可能成为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并提高二级预防药物应用率(如抗凝药和阿司匹林)重要契机,从而有助于降低未来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并间接影响认知结局。值得注意的是,抗凝治疗启动后痴呆风险上升的关联,可能反映临床实践中伴有心房颤动等高风险病因的特殊亚群,存在混杂偏倚,值得后续更细致研究。
该队列的优势在于系统的事件确认流程、严谨的痴呆诊断标准、充分的随访时间窗口,以及极少的出失访,确保了数据可靠性。但样本族群以欧洲血统中老年人为主,限制作广泛推广,且验证期内未涵盖年轻患者及多样族裔。该研究启示临床应关注TIA既是卒中前兆亦是加强认知保护的关口,呼吁未来临床试验深入探索及验证早期风险干预对认知保护的长期效应。
原始出处
Vasileios-Arsenios Lioutas et al. Long-Term Incidence of Dementia Follow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5; 14:e037817. DOI: 10.1161/JAHA.124.03781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