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朱凌研究员/何朝晖教授Advanced Genetics:纳米平台赋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递送策略与转化前景

来源 2025-07-06 12:11:58 医疗资讯

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具有很强的基因遗传特性和表观遗传特性。虽然基于基因的干预措施(siRNA、mRNA、CRISPR 系统等)具有可靠的治疗潜力,但由于血脑屏障(BBB)的阻碍,其临床应用目前还受到低递送效率的严重制约。纳米载体已成为CNS基因递送的新策略,其独特之处在于可高效穿透 BBB,同时确保精确的生物靶向性和更高校的治疗效率。

图片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朱凌研究员和重庆医科大学何朝晖教授在Advanced Genetics上发表了综述文章Nanoplatform-Enabled Genetic Interventions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Advances in Delivery Strategi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本综述系统地讨论了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失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同时评估了当代基因治疗策略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前景和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平台工程载体的前沿进展,这些载体旨在实现 BBB 穿透和细胞特异性靶向,从而解决核酸递送中的关键难题(图1)。

图片

图1 中枢神经系统靶向基因治疗纳米平台。仿生纳米囊泡 (BNV)、病毒样颗粒 (VLP)、蛋白质载体、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和无机纳米颗粒等被用于向中枢神经系统 (CNS) 靶向输送基因治疗药物。

文章还进一步总结了这些纳米技术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图 2)。这篇综述将CNS疾病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临床转化相统一,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可行的治疗策略,以推动下一代基因纳米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图片

图2 纳米基因治疗平台在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脑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之,基于纳米平台的基因疗法已成为CNS疾病治疗的变革性范例,它克服了血脑屏障穿透性这一长期难题,提高的CNS疾病的基因治疗效率。未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优化组合方案、推进临床试验以及解决伦理和监管障碍上,以充分发挥纳米基因疗法的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ggn2.202500010?sessionid=-730718153

Tags: 朱凌研究员/何朝晖教授Advanced Genetics:纳米平台赋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递送策略与转化前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