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

来源 2025-07-06 12:09:45 医疗资讯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日前发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这份已连续发布20年的权威报告再次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的严峻现实与发展机遇。作为临床医生,面对这些数据时既要保持理性分析,也需认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

心血管死因构成"半壁江山"

报告显示,心血管病(CVD)仍稳居中国城乡居民死因首位。2021年数据表明,CVD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这意味着每5例死亡中约有2例归因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比例在过去数年中保持相对稳定,提示CVD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更值得关注的是疾病负担的绝对增长。1990-2019年间,中国CVD发病人数从530万激增至1234万,增幅达132.82%;死亡人数从242万增至458万,增幅89.12%。虽然年龄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人口老龄化和基数增长使得CVD的整体疾病负担持续加重。

图片

主要疾病谱:冠心病与脑血管病"双峰并立"

冠心病诊疗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全国收治冠心病住院患者836.8万人次,其中PCI手术达190.1万例,已接近外科冠脉搭桥术(SAVR)的31.4倍。值得注意的是,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支架置入占比高达68.8%,反映了当前冠心病治疗的主流趋势。

在冠心病患者构成中,不稳定性心绞痛占比最高(40.0%),其次为未分类冠心病(29.0%)和稳定性心绞痛(15.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达122.2万人次,院内死亡率为4.0%。

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主

2023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达1663.8万人次,其中94.0%为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新发脑卒中409万例,比1990年增长142.6%。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增幅最大(264.2%),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对稳定。

图片

危险因素控制现状:知晓率与控制率亟待提升

高血压防控:知晓率不足五成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2022年≥18岁居民患病率达31.6%。更令人担忧的是"三率"水平:知晓率43.3%、治疗率38.7%、控制率仅12.9%。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知,近四成患者未接受规范治疗。

图片

血脂异常: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全国≥18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8.1%,但知晓率(11.7%)、治疗率(10.1%)和控制率(4.8%)均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高血压的管理水平。在血脂异常的各种表现中,低HDL-C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主要类型。

图片

生活方式因素仍需改善

吸烟:2022年成年人吸烟率为24.1%,较2010年略有下降,但绝对人数仍然庞大

超重肥胖:≥18岁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身体活动:2018年成年人经常锻炼率仅15.8%,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膳食结构:钠摄入过量、蔬果摄入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诊疗能力与技术进步

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开展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总计约200万例。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新技术快速发展,2023年TAVR手术量已接近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图片

器械创新步入快车道

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74项心血管类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评通道,占比高达48.6%。其中,国产原创产品占97.3%,体现了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的强劲实力。

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2023年CVD住院总费用达2834.3亿元,次均住院费用15944元。其中,材料费占比最高(35.7%),反映了现代心血管诊疗对高值医用耗材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治疗费用占比达64.3%,远超其人口占比,提示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巨大压力。

未来展望

面对《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至190.7/10万及以下"的目标,我们需要构建更加精细化的监测评估体系,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发病率、死亡率指标,更要积极推动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改善。

对于每一位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而言,这份报告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现状,也是一份责任书,提醒我们任重道远。只有持续努力,才能真正遏制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态势,守护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

Tags: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