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2岁的小赵这十年间反复出入急诊:脸突然肿得变形,肚子痛得满地打滚,有一次甚至喉咙肿到差点窒息。每次医生都按“过敏”处理:抗组胺、激素、输液,可效果始终不理想。他自己也很困惑:“我明明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怎么老是莫名其妙地肿?”家人更是怀疑他“神经质”或“压力大”。
直到这次住院,医生仔细询问后追查病因,发现他发作时并无荨麻疹、无明显过敏诱因,进一步抽血检测发现——C1酯酶抑制物水平明显降低。最终确诊: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一种常常被误诊为过敏的罕见遗传性疾病。
什么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和/或黏膜下水肿,黏膜下水肿主要累及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喉水肿引l发呼吸困难、室息,是HAE的主要死因。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目前国际上将HAE分为C1-INH缺乏型(HAE-C1-INH)和非C1-INH缺乏型(HAE-nC1-INH)。HAE-C1-INH进一步分为两型:HAE-1型是C1脂酶抑制物浓度和功能降低;HAE-2型是C1脂酶抑制物浓度正常或增高,但功能降低。HAE-1型/2型患病率约1/50 000,主要是编码SERPING1基因突变引起。
临床表现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80%以上的患者在30岁前起病,多数在20~29岁间病情加重。
HAE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和/或黏膜下水肿,水肿过程中不伴风团和瘙痒,具有非对称性、非可凹性及自限性等特点,通常在3~5天内可自行缓解。皮肤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发生率为96.9%~100%,其中四肢、颜面及生殖器为常见受累区域,部分患者在皮肤水肿前可出现红斑样皮疹。
黏膜下水肿主要累及胃肠道和上呼吸道。在我国HAE患者中,胃肠黏膜水肿的发生率约为55%~69%,可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水。上呼吸道黏膜水肿(upper airway edema, UAE)发生率约为58%~66%,可迅速进展为喉水肿,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窒息死亡。在国内尚未明确诊断的HAE患者中,有约11.4%死于UAE相关并发症。
诊断
HAE常常被误诊,我国HAE患者从发病到明确诊断平均约13年,有喉水肿的患者延迟诊断时间更长,由此出现以下任意1项的患者,建议到医院过敏科等科室行C1-脂酶抑制物(C1-INH)功能和浓度水平检查:
1.反复发作累及头面部、四肢、生殖器、喉头水肿等部位(水肿持续1-4天,不治疗也可自行缓解),并且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治疗无效;
2.既往出现过不明原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急诊或住院治疗后约3-7天缓解);
3.有家族史表现;
4.补体C4水平显着下降(<0.1g/L)。
疑似HAE的患者,且C1-INH的功能、C1-INH的蛋白水平或C4的水平检测呈现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重复检测。疑似HAE并具有正常的C1-INH水平和功能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此对已知突变进行评估。
治疗
HAE-C1-INH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短期预防和长期预防三个阶段。治疗方案应根据药物的安全性、可及性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制定。
患者教育是管理HAE的重要环节。应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明确HAE为遗传性疾病,建议家族成员接受筛查。治疗目标是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非发作期减少水肿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方案。应提醒患者注意常见诱发因素,如外伤、手术、口腔或呼吸道操作(如插管、胃镜等)、ACEI、NSAIDs、雌激素,以及情绪应激和过度疲劳等。
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阻止水肿进展、缓解症状。无论水肿部位如何,均推荐进行治疗,尤其是累及上呼吸道黏膜或存在喉水肿风险时,必须立即处理。研究表明,治疗越早,水肿缓解越快,持续时间越短,因此应在症状出现后尽早用药。
艾替班特(Icatibant)是目前推荐的一线急性期治疗药物,为选择性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HAE 1型和2型急性发作。临床试验显示,其缓解水肿症状的中位时间为2.0~2.5小时。如首次注射效果不佳,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24小时内最多注射3次。成人患者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自我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头晕、头痛、恶心、皮疹和转氨酶升高。建议为患者开具备用药,并指导其随身携带及正确使用。
参考资料:
[1]支玉香,徐迎阳,刘爽,等.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5,19(01):1-10.
[2]支卡香,安利新,赖荷,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小1.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2019.13:1-4
[3]Reshef A,Kidon M,Leibovich I.The Story of Angioedema:from Quincke to Bradykinin[].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16,51:121-13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