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 Ethnopharmacol:茵陈蒿汤通过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来源 2025-05-19 12:11:08 医疗资讯

背景:甲型流感病毒(IAV)以其高侵袭性和传染性而闻名,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29万至65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由IAV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占与呼吸系统问题相关的所有死亡人数的8.2%。流感病毒基因组由负义单链RNA组成,利用其遗传物质固有的高突变率来驱动抗原变异,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在中医中,流感被归类为“温病”,归因于致病毒素侵入肺系统,用板蓝根和金银花等草药进行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莲花清温胶囊和麻杏石甘汤等经典方剂的疗效。这种中药与现代药理学的协同作用为解决疫苗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模式识别受体(PRRs)通过在宿主入侵过程中识别保守分子特征(PAMP)来介导病毒病原体识别,从而引发产生干扰素的信号级联。这种反应的一个关键部分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它介导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当干扰素(IFN)与其特定受体相互作用时,它会触发JAK,导致STAT蛋白磷酸化。然而,许多病毒已经开发出破坏JAK/STAT通路的方法,使它们能够逃避对对抗感染至关重要的免疫防御,如麻疹病毒(M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寨卡病毒(ZIKV)。

鉴于这些逃避免疫防御的病毒策略,中医药因其支持对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的潜力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中医理论,“寒、热、燥、湿”是导致感冒的四大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茵陈蒿汤(YCHT)最早记录在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后来被正式纳入《中国药典》。YCHT最初用于治疗黄疸和其他与湿热相关的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YCHT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在肝脏中发挥抗炎作用。此外,体外实验证实了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有效抑制了肝细胞癌和结肠癌癌症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此外,YCHT通过灭活病毒颗粒直接中和病毒感染性,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虽然相关证据强调了YCHT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前景,特别是针对流感病毒,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全面的抗流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

目的:探讨YCHT的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体内(PR8感染的小鼠)、体外(A549细胞)实验方法研究YCHT的抗流感病毒和抗炎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分析YCHT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YCHT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

结果:YCHT能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肺组织中病毒滴度,改善肺组织病理,抑制病毒感染A549细胞和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YCHT治疗组感染小鼠血清中共鉴定出26种活性化合物。通过实验研究、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分析,YCHT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抗流感作用

结论:该研究证实YCHT可通过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缓解肺炎。该研究首次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中系统地鉴定和验证了YCHT的血清吸收活性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其抗病毒复制和炎症的多靶点机制。YCHT通过调节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应答,显示出其作为治疗剂的潜力

原始出处:

Lu Y, Huang Y, Lu Q, et al. Yinchenhao Tang exert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influenza A virus by modulating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May 13, 2025. doi:10.1016/j.jep.2025.119886

Tags: J Ethnopharmacol:茵陈蒿汤通过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