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 Ethnopharmacol: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索天龙茶抗流感病毒的机制

来源 2025-05-18 12:10:03 医疗资讯

背景:流感仍然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对卫生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每年流感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和约30万人死亡。病毒入侵人类宿主后的延迟控制通常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促炎因子的产生增加,从而导致肺组织损伤。目前的疫苗开发仍然缓慢且范围有限,因此往往无法有效应对人群中的流感爆发。目前,流感治疗主要依赖于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帽依赖性内切酶抑制剂(巴洛西韦)和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然而,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在很大程度上对金刚烷胺产生了耐药性,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的耐药性也在上升。鉴于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来对抗流感病毒及其相关的病毒性肺炎。

天龙茶(TLC)是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发的一种治疗配方,旨在治疗包括流感、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内的呼吸道疾病。该配方基于中医平衡寒热的原理,“清热解毒”以缓解炎症,“益气扶正”以增强宿主免疫力。TLC由13种中草药组成,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应用,TLC已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初步研究表明,TLC显著提高了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轻了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降低了肺动脉压。此外,TLC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α-SMA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从而阻碍气道重塑。然而,TLC对流感产生治疗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探讨TLC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Q-Exactive分析法鉴定薄层色谱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了TLC治疗流感的关键治疗靶点和途径。使用MDCK细胞中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空斑减少试验评估TLC及其主要活性化合物对各种甲型流感病毒株(A/Aichi/2/1968(H3N2)、A/PR/8/34(PR8)、A/California/04/2009(CA04)、A/HK/Y280/97(H9N2))和乙型流感病毒(B/Lee/1940(Lee))的抗病毒作用。

使用H3N2流感病毒感染的Balb/c小鼠模型评估TLC的治疗效果。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来量化A549细胞和小鼠肺部TLC潜在机制中涉及的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并研究H3N2感染后A549细胞中BCL(黄芩苷)的机制。还建立了使用Jurkat T细胞和H3N2感染的A549细胞的共培养模型,通过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验证TLC和BCL对关键靶点的调节。

结果:TLC和BCL均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并能显著降低病毒滴度、肺指数、肺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IL-1β,IL-6,IL-8,IP-10,TNF-α),干扰素(IFN-γ)和趋化因子(MCP-1)在H3N2感染小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TLC和BCL上调白细胞介素(IL)-2-诱导的T细胞激酶(ITK)和酪氨酸蛋白激酶(FYN)的表达,同时下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14)的表达,从而调节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如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所预测的那样。

结论:TLC可通过调节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有望成为治疗流感的一种中药制剂

原始出处:

Wang W, Chen Z, Zhu J, et al. Integrating bioinformatic analysis,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ian Long Cha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May 12, 2025. doi:10.1016/j.jep.2025.119964

Tags: J Ethnopharmacol: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索天龙茶抗流感病毒的机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