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震惊!你每天吃的面包饮料里,藏着糖尿病 “隐形组合”!10 万人研究揪出真凶

来源 2025-05-17 12:09:17 医疗资讯

你是否想过,每天早餐吃的面包、喝的果汁,甚至是深夜追剧时的零食,这些看似普通的加工食品里,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当我们大快朵颐时,数十亿人正在不知不觉中摄入由多种食品添加剂组成的 “隐形混合物”—— 它们可能是让面包松软的改性淀粉,是让饮料澄清的果胶,或是让零食色泽诱人的姜黄素。然而,这些 “舌尖上的帮手” 是否暗藏风险?一项发表在《PLOS Medicine》的研究,正试图揭开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健康之间的神秘关联。

图片

当 “单一安全” 遇上 “混合效应”: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长期以来像一场 “单机游戏”—— 科学家们专注于单个添加剂的毒性测试,却鲜少关注它们在真实饮食中 “组团登场” 的潜在影响。就像感冒药和酒精单独服用可能安全,但同时使用却可能引发致命反应,食品添加剂的 “协同效应” 同样成谜。尽管实验室研究早已警告,乳化剂可能扰乱肠道菌群,人工甜味剂可能诱发代谢紊乱,但在人类群体中,这些 “化学搭子” 如何共同作用于 2 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直缺乏大规模证据。

十万人群的 “饮食侦探”:追踪添加剂的七年之旅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法国 NutriNet-Santé 队列研究化身 “饮食侦探”,招募了 108,643 名志愿者(平均年龄 42.5 岁,79.2% 为女性),展开了长达 7.7 年的追踪。研究者通过反复的 24 小时饮食记录,精准捕捉每个人摄入的每一种添加剂 —— 从超市货架上的品牌酸奶到便利店的即食意面,累计分析了 269 种添加剂,最终锁定 75 种常被至少 5% 人群摄入的 “高频玩家”。

借助非负矩阵分解(NMF)技术,这些添加剂被 “聚类” 成 5 种典型混合物。其中,混合物 2如同 “加工食品的骨架”,包含改性淀粉、果胶、瓜尔胶等乳化剂,以及山梨酸钾防腐剂和姜黄素色素,常见于浓汤、乳制品甜点和调味酱中;混合物 5则是 “甜蜜陷阱” 的代表,集结了柠檬酸、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还有焦糖色素和阿拉伯胶,主要藏身于无糖汽水和含糖饮料里。

两组危险组合:糖尿病风险的 “加法游戏”

随着随访推进,1,131 例 2 型糖尿病病例浮出水面。统计结果显示,这两种混合物成为 “风险担当”:

  • 混合物 2

    每增加 1 个标准差暴露,发病风险上升 8%(HR=1.08,95% CI=1.02-1.15,p=0.006);

  • 混合物 5

    的风险更强,每增加 1 个标准差,风险飙升 13%(HR=1.13,95% CI=1.08-1.18,p<0.001)。

更值得警惕的是,添加剂之间的 “互动” 如同复杂的化学反应:在混合物 2 的 8 种核心成分中,3 对呈现协同促炎效应,4 对存在拮抗作用;混合物 5 的 14 种成分里,6 组协同加剧代谢紊乱,4 组则可能相互抵消毒性。这意味着,当它们通过加工食品共同进入人体时,1+1 的效应可能远超 2,也可能因 “内耗” 而减弱 —— 但总体而言,这两种混合物的 “组合拳” 显著推高了糖尿病风险。

从实验室到餐桌:我们该如何与添加剂 “和解”?

这项研究首次在大规模人群中证实,食品添加剂的 “集体作案” 可能比 “单打独斗” 更危险。尽管作为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但结果已足够敲响警钟:那些让食品更 “诱人” 的非必要添加剂,可能正在悄悄重塑我们的代谢健康。

对于消费者而言,减少超加工食品(UPF)的摄入,或许是最直接的防御策略。数据显示,混合物 2 和 5 分别与浓汤、乳制甜点及人工甜味饮料高度相关,而这些正是 UPF 的 “重灾区”。正如研究建议,未来的食品安全评估应跳出 “单一物质思维”,将混合物的协同效应纳入考量,而公众也不妨用 “极简饮食” 原则,让食物回归本真味道。

当我们下次拿起食品包装时,或许该多停留几秒 —— 那些复杂的添加剂名称背后,可能藏着影响健康的 “化学剧本”。而这场关于添加剂的科学探索,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977966/

Tags: 震惊!你每天吃的面包饮料里,藏着糖尿病 “隐形组合”!10 万人研究揪出真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