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多发性硬化症(MS)就像一位难以捉摸的"隐形杀手",它时而蛰伏不动,时而突然发作,给患者带来不可预测的神经功能损伤。传统诊断方法往往只能"亡羊补牢",在症状出现后才能确认疾病活动。但最近,一项发表在神经病学顶级期刊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性发现:我们血液中漂浮的纳米级"信使"——细胞外囊泡(EVs),可能成为预测疾病活动的"预警系统"。
这项由欧洲多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采用了堪称"分子显微镜"的前沿技术组合。研究人员不仅使用超高灵敏度单分子阵列(SIMOA)技术检测神经损伤标志物,还借助单颗粒干涉共振成像(SP-IRIS)对EVs进行"分子拍照",分辨率达到纳米级别。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通过流式细胞术对EVs表面标志物进行"分子指纹"鉴定,就像给每个EVs贴上身份标签。这种多维度、高精度的研究方案,为揭示EVs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研究发现,RRMS患者的血液EVs呈现出独特的"分子肖像"。与健康人相比,他们的EVs数量减少了约30%,但直径却增大了15-20纳米。更关键的是,当疾病处于活动期时,EVs表面的CD31和CD69等标志物水平会发生显著波动。这些变化比临床症状出现平均早2-3周,就像疾病活动的"早期预警信号"。研究负责人比喻说:"这就像通过海面上的微小波浪,预测海底即将发生的地震。"
深入分析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当疾病趋于稳定时,血液中会出现一类特殊的"安抚型EVs",它们携带CD29、CD40等标志物,可能具有调节免疫过度活跃的作用。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患者在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临床症状却得到缓解。研究人员兴奋地表示:"我们可能意外发现了人体自带的'免疫刹车系统',这为开发新疗法提供了全新靶点。"
这项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想象一下,未来患者只需定期抽血检查EVs标志物变化,医生就能像查看天气预报一样预判疾病活动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便携式EVs检测设备,目标是让这项技术像血糖仪一样便捷。当然,从实验室发现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项研究无疑为我们对抗多发性硬化症提供了新的武器。正如一位参与研究的患者所说:"知道科学正在揭开疾病的神秘面纱,这就是最大的希望。"
原始出处:
Pernet V. Extracellular Vesicle Marke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 in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25 Jul;12(4):e200404. doi: 10.1212/NXI.000000000020040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