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问诊分析:肺结节随访增大并血管征与棘突毛刺,为何我仍建议暂不手术?

来源 2025-05-10 12:12:21 医疗资讯

前言:肺结节的性质判断最终仍得看病理,不管病史、化验、影像等信息都只是提供了倾向于考虑何种性质的判断依据而已,除非随访后吸收,否则仍无法100%明确。而有的结节随访中进展,且具有多种恶性影像特征,可又化验有炎性指标或感染性指标的异常,如何权衡以及决策仍会带来困惑。今天分享的病例就是随访进展又有毛刺棘突与血管征,但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化验数次,有阳也有阴,怎么办?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45岁。

主诉:

体检发现肺结节3年余。

现病史:

患者2022年在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发现肺部6mm磨玻璃结节,未予重视。2025年3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查CT提示肺部结节12*8mm,恶性不排除,需复查。在上海多家医院就诊,建议抗炎后复查或手术。隐球菌抗原检测结果四阳一阴,感染科大夫建议服用氟康唑治疗,已服用5天。

患病时长:

肺结节发现约3年,隐球菌抗原检测异常约1个月

曾就诊医院:

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

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

氟康唑胶囊每日400mg,降糖药,降压药。

希望获得的帮助:

1.从影像学是否能够判断患者肺结节是隐球菌肺炎还是肿瘤,抑或是二者混合? 

2.目前的这个12*8mm的结节是否是从2022年那个6mm磨玻璃结节发展而来的? 

3.目前应该如何治疗,是继续服用氟康唑,还是一个月复查CT后手术? 我们担心如按照隐球菌肺炎治疗,会延误病情,万一是肿瘤错误早期最佳治疗时期。

临床资料展示与分析:

病灶最明显层面的对比:

2022年7月时右上叶结节,有血管走向病灶,表面不平,灶内密度略显不均,整体轮廓较为清楚。 2025年3月病灶明显增大,血管征明显,边缘有细毛刺。

薄层上显示密度较高,血管进入,以及毛刺征明显。

近期连续层面影像情况:

病灶出现,密度较淡,表面不平,形态不规则。 有血管走行,有少许偏磨玻璃成分,也有实性成分。 边缘细毛刺可见,天蓝色的是卫星灶吗? 小血管进入,边缘毛刺,天蓝色的与主病灶近,主病灶实性密度。 其实还是同一处,不是卫星灶,是表面不平的关系。边缘细毛刺明显,血管进入并有异常增粗。 密度高,血管征以及毛刺征明显。 实性密度,表面不光滑,边缘有细毛刺。 病灶内部不是太致密,边缘毛刺较细短。感觉上似乎有点晕的味道。 外围是晕征还是少许磨玻璃成分? 边缘略糊,灶内欠均匀。 边缘部位稍显糊,密度仍较高。

边缘淡且略糊,收缩力不明显。

冠状位见病灶有血管贴边,但整体显得缺乏膨胀性,边缘似有晕。 矢状位形态欠规则,有的边缘偏模糊,膨胀性不够。

纵隔窗有没有觉得灶内有偏低密度成分,似干酪样坏死之类的?

其他化验结果:

我的意见:

这个病灶随访对比明显进展,而且表面不平,有血管进入,恶性是不能除外的。但我倾向仍先抗真菌治疗一段时间更妥当:1、三年了这样的增长速度不算快,至少就算是恶性,抗真菌治疗4-6周或3个月不至于影响预后,但若确实是隐球菌感染则可能会有所好转,从而避免手术;2、病灶虽有血管进入,但血管异常增粗不大明显;病灶虽有毛刺和表面不平但毛刺或棘突不大锐利;病灶虽实性但灶内密度感觉较外周一圈略低,而中间有干酪样坏死的偏低密度正是肉芽肿的典型表现;3、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也支持是隐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所以综合考虑、利弊权衡,先按隐球菌治疗一段时间再复查再决定手术与否更为稳妥。意见供参考!

感悟:

这种结节要我说肯定隐球菌或肉芽肿,那是不能下定论的,毕竟随访有进展,也有许多恶性征象。但我们无法100%明确,除非切下来化验,但是我们要从影像特征、发展情况、病史信息、相关化验等各种可得到的信息综合评估哪种可能性更大,以及权衡之后考虑该怎么进行下一步检查、治疗或随访。一切都是评估与权衡。此例前后已经达3年时间,又有隐球菌阳性的化验结果,先治疗3个月又能如何?三年都过来了,还差这三个月?真若三个月后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你以为现在切就能治愈?也多半已经微转移了。所以看问题不能这样去看,要权衡与评估。

Tags: 问诊分析:肺结节随访增大并血管征与棘突毛刺,为何我仍建议暂不手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