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退休返聘医生很无能!
凭啥能拿退休金+医院工资+绩效三重收入?
有关退休返聘医生的争论还在继续。
近日,浙江某医院一名医生根据自家医院的情况,深刻批评了目前医院返聘退休老医生的种种不合理现状。

他坦言道:“我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老百姓那么固执,思维方式那么一根筋,总是那么迷信老祖宗、迷信越老功力越深厚呢?现在退休的那些大多数医生,水平根本不如正规医学院毕业、接受培训出来的年轻医生,你跟普通老百姓说中壮年医生医术更深,他们不信,只知道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吃香这种谣言散布的太广泛了,以至于难以根除。”
“我们医院某些科室,返聘的退休医生不会用电脑下医嘱,医院硬是让老医生学了两个月才给排上班,但医嘱还是天天出错,说一回两回三四五六回还是记不住。一些人认为退休医生厉害,这是根本不懂医院,真正厉害的是35-50岁之间喜欢学习钻研、受过专业医学教育的医生。目前,大部分准备退休和返聘的老医生不爱学习,没有进取心,即使他见过某些疾病,也没花时间搞懂过。”
“我亲眼目睹过,一位80多岁的返聘老中医,老眼昏花,一个处方她说了近四十味中药,学生说处方签写不下了,她才停住。这也太荒唐了,是因为处方签写不下了,她才停止添药,而不是考虑这一味药有没有效果,在她眼里多加一味药和少加一味药都没有什么区别,就这样的返聘医生,凭啥能拿退休金+医院工资+绩效三重收入?”
在见识了多位返聘老医生的医术后,这名医生表示,实在不敢恭维返聘医生的医术,建议医院取消医生返聘,或者让老医生去基层医院或者街道医院进行退休后再就业,既能分流大医院的人流,还能发热发光,总之别留在大医院返聘了,这样只会增加年轻医生的负担。
以上对于退休返聘医生的吐槽,笔者部分认同,笔者也认为过度迷信返聘医生的医术是不可取的,医疗界并没有“越老越吃香”这个说法。
一些老百姓总是说医生越老经验越丰富,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可能是这样。但是对于现代医学,特别是对于我们外科来说,这是毫无根据的话!
一个医生在45岁左右经验、技能、精力达到巅峰,此后所谓的经验都是重复的经验,因为该你了解、见识、处理的病例和突发情况,你都已经经历过了,45岁后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增加经验,反而精力、反应能力会越来越差,如果还不能紧跟时代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这样的老医生会被淘汰的。
笔者始终认为,出于对老医生想要发挥余热的尊重,可以返聘,但最多不能超过5年。像那种七八十岁了,还在高薪返聘,拿好几份工资,还能对科室指指点点的,实在不能理解!
“厌老情绪”让返聘成为舆论中心
医生退休潮来临,还能被返聘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这意味着未来5年有接近一亿的人口亟待退休。
在医疗卫生领域,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医护工作者退休人数达到18.3万人,其中医生退休人数为3.3万人。实际上,自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7年三次“婴儿潮”。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62年开始的这个波峰,恰巧的是,这个波峰出生的人口近几年正处于“退休潮”,可以预估,未来每年将有不少于5万名的医生面临退休。
如果医生到了年龄该退休就退休,这么多空出来的岗位全部补给年轻人,那各方自然都是皆大欢喜的,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临近退休的医生是不想退休的,大多数都想继续发光发热。
例如,在一项共有 1380 人参与的调查中,包括 1099 名医生和 281 名医学生,问及“是否愿意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参与者中有 21.9% 表示十分愿意,46.5% 视情况而定,可能愿意。另外,45.9% 的参与者表示,如果退休后被返聘,会选择给病人看病,32.4% 则表示退休后想要返聘做医学院老师。
那么多将要退休的老医生透露出想要被返聘的意愿,但是,在近期的多份调研中,青壮年医生已经对退休老医生返聘表现出了十足的厌恶,这类话题的热度总是在网上不断攀升。这可能不是单个行业的现象,在老龄化时代日益逼近的当下,各行各业的“厌老情绪”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其中折射的是不同年龄段的时代际遇和资源分配的不均,即“前辈吃完了一切,让后辈再无可吃”“前辈没留下任何遗产,却留了一堆问题让后辈解决”。
厌老情绪高涨,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受到挑战,这是我们极为担忧的,青年和老年这两个群体似乎也有了某种矛盾,在医疗行业当医生,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种毫不掩饰的冲突。
例如,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了各种反对医院返聘的言论,有些医生开始吐槽“就业很紧张,返聘却能拿退休金+医院工资多重收入,我们还有啥机会”。
还有年轻医生指责老医生:“走路都费劲,为什么还要被返聘拿着高工资占着坑位呢?老的不走,对科室依然还有话语权,新生力量进不来,后辈们还怎么上进?那么大的年龄真的能看好病吗,这是不是倚老卖老在蚕食原本属于我们的权益?”
面对这样的质疑,相信已经有一些临退休的医生开始打消返聘的念头了,因为一旦有年轻人开始抱怨,那么返聘就会成为是非之地,返聘医生就会成为被非议的舆论中心,甚至还会被污名化。
多位大咖主任明确表示不返聘
返聘医生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是的,随着优质工作岗位越来越稀缺、厌老情绪越来越高涨、年轻人越来越叛逆,未来,医生返聘将不再是主流,近期多名大咖主任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返聘。
3月20日,在一场演讲中,张文宏医生郑重表示:“我说我做到60岁,我director我肯定就不做了,我做到65岁,我专家门诊都不出了……年轻人,你们得赶快成长起来,哪些人想做主任的,你们现在就得自己准备好,我这里有一个承诺,就是说,我一定不会占着你们的位置,让你们出不来……该退休就退休,给年轻人腾位置……”

3月24日,和张文宏医生一样,重庆某三甲大内科一名科主任表示:“我以后也会主动退休,一是选择继续上班的话,从现在起就不能再担任科主任了,这意味着我要与其他成员一样地干活,这对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我来说,虽然技术不存在问题,但对体力和视力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二是现在医院业务不饱和,害怕影响绩效分配,所有科室都不想增加人员,该退不退的人一般不受科室欢迎,除非科室严重缺乏干事的人,否则不会再增加岗位。”
4月21日,南京某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陈昊(女)也表示:“女职工目前还能55岁办理退休,我已经过了50岁的坎,再过5年我也会立即退休,就算领导有心想要留我,我也不会选择返聘。如果没有经济压力,就尽早退休吧,在岗位上多待一秒,神经就要紧绷一秒,现在都主张腾位置,别不开窍了。”
老医生现在是越来越通透了,但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一些医院短期内还是会要求老医生继续返聘。
河北某三甲医院一名医务科科长就认为:“返聘医生不占医院编制,不影响年轻医生的晋级。返聘医生不签劳动合同,只签劳务合同,医院可以省很大一笔费用,返聘工资也不高。医院何乐而不为?退休老医生的人力成本是很低的,同时他们还能为医院赚钱,这就是为什么返聘很流行的原因。”
“你以为很多时候医院返聘是退休医生自愿要求的?不对,更多时候是医院和科室要求的。老医生奋斗几十年,就算医术下降了,但声望和收治能力还是有的,许多科室老主任退休不返聘,科室的病患数量就急剧下降了,我们不看返聘老医生的能力,他们更多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退休医生返聘,是一个放在架子上火烤的话题,可以预料,未来医生该不该返聘、最多返聘多久,依旧会被持续热议。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