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脏的"两种疲劳":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有哪些区别?

来源 2025-04-26 12:08:58 医疗资讯

什么是收缩性心衰?什么是舒张性心力衰竭?很多患者看到诊断单上的专有名词经常很困惑,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种心衰。

心脏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的心脏可是个不知疲倦的"打工人",日夜不停地泵血,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送往全身各处。就像一栋四室一厅的房子,心脏分为四个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image

血液在心脏中的"旅行路线"是这样的:

  • 右心房接收从身体回来的"疲惫"血液(缺氧血)

  • 右心室将这些血液泵到肺部"充电"(获取氧气)

  • 左心房接收从肺部来的"精神饱满"的血液(富氧血)

  • 左心室则负责将这些"精神饱满"的血液泵送到全身

每天,这套系统要不知疲倦地泵送约5.6升血液。想象一下,这相当于每天搬运5.6瓶大矿泉水,而且一秒都不能停!

什么是心力衰竭?两种"疲劳"方式

心力衰竭就是心脏"累趴下"了,干不动活了。

但心脏"累"的方式有两种:

  1. 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脏变得"软弱无力",就像一个气球被捏瘪了却弹不回来。虽然血液能正常流入心脏,但心脏"无力"将血液泵出去。医学上称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2. 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脏变得"又硬又僵",像个不太能膨胀的气球。血液都没法正常流入心脏,自然也就泵不出多少血了。医学上称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小贴士

想象一个水泵:收缩性心衰是水泵马达没劲儿了,舒张性心衰则是水泵进水口堵住了。结果都是水流不畅,但原因不同。

哪些人容易得心力衰竭?

心衰没那么"神秘",它的"幕后黑手"往往是这些常见疾病:

收缩性心力衰竭常见"幕后黑手":

  • 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

  • 冠心病

  • 高血压

  • 心脏瓣膜问题

  • 心肌炎(心肌发炎)

  • 睡眠呼吸暂停(睡觉时呼吸会停止)

舒张性心力衰竭常见"幕后黑手":

  • 高血压(最常见!长期高压让心脏变"硬")

  • 糖尿病

  • 冠心病

  • 肥胖

  •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小贴士

年龄越大,心脏和血管就越"僵硬",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得舒张性心衰。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舒张性心衰。

如何发现心力衰竭"敲门"?

身体会给我们发出很多信号,要学会"听":

  • 气喘:走几步就像爬了五楼一样喘

  • 疲劳:做点小事就累得不行

  • 躺下更喘:一躺下就感觉呼吸困难

  • 水肿:脚踝、腿部肿胀

  • 体重突增:短期内体重莫名其妙增加(多是水肿导致)

  • 咳嗽不断:特别是夜间咳嗽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别等待,赶紧去医院!

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将心衰分为四个等级:

  • I级:日常活动没限制,感觉良好

  • II级:日常活动略受限,爬楼梗梗散步能完成,但会感觉累

  • III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只有休息时才舒服

  • IV级:任何活动都不舒服,即使休息也感到不适

心力衰竭会带来哪些"麻烦"?

image
如果不及时治疗,心力衰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肾功能下降:心脏泵不动血,肾脏就得不到足够血液

  • 肝脏受损:血液在肝脏"堵车",导致肝损伤

  • 心律失常:心脏跳动变得不规律

  • 左侧心衰可能引发右侧心衰:一边不行,会拖累另一边

心力衰竭怎么治?

如果已经患上心力衰竭,不要灰心,现代医学有很多方法帮助你:

生活方式调整(两种心衰都适用):

  • 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

  • 限制液体摄入:医生会建议具体量

  • 适度运动: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加运动量

  • 戒烟限酒:这点无比重要!

  • 定期监测体重:突然增重可能是水肿信号

  • 控制血压特别重要!高血压是心衰的头号"推手"。每降低10 mmHg收缩压,心衰风险可降低约25%!

收缩性心力衰竭常用药物:

  • 利尿剂:"赶水"药,帮助排出多余水分

  • ACE抑制剂("普利"类):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 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减慢心率,让心脏更省力

  • SGLT2抑制剂("格列净"类):最新武器,可改善预后

  • 地高辛:增强心脏收缩力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

  • 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 利尿剂帮助缓解症状

得了心力衰竭还能活多久?

很多人担心这个问题。确实,心力衰竭比一般人群预期寿命短,但现代医学进步使得许多患者能够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多年。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心衰程度、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治疗反应等。

总体来说,收缩性心衰预后稍差一些,但关键是积极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

结语:心脏健康,从现在开始!

心脏就像我们身体的"发动机",需要精心呵护。了解心力衰竭的两种类型,掌握预防和早期发现的方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如果家中有老人或高危人群,请帮助他们了解这些知识,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是最好的"护心策略"!

Tags: 心脏的"两种疲劳":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有哪些区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