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当脑出血发生时,医生和家属最关心的往往是运动功能恢复,但患者悄悄经历的"隐形伤痛"——情绪障碍和慢性疼痛,却可能成为康复路上更大的绊脚石。最新发表在《MISTIE III》子研究中的发现揭示了大脑左右半球损伤带来的惊人差异:右侧脑出血患者长期饱受情绪困扰和疼痛折磨的概率显著更高,这一发现或将彻底改变我们对脑出血后康复管理的认知。
这项覆盖全球多中心的重磅研究,对493名大脑幕上出血量≥30ml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年的追踪。研究人员采用国际通用的EQ-5D-3L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在出血后30天、180天和365天三个关键时间点进行评估。结果令人震惊:右侧脑出血患者在30天时就表现出更严重的焦虑抑郁倾向(β=0.160),这种情绪障碍持续到180天仍未见缓解(β=0.171);更棘手的是,他们的疼痛不适感像挥之不去的阴影,从30天(β=0.257)一直延续到一年后(β=0.209)。而左侧脑出血患者虽面临语言障碍等典型症状,情绪和疼痛评分却相对平稳。
为什么右脑受伤会更"痛"?神经科学家给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右侧大脑半球作为情绪处理的"总指挥",其损伤会直接破坏边缘系统对负面情绪的调控能力,就像失去刹车的汽车,让抑郁焦虑情绪失控飙升。同时,右脑还是身体感觉信息整合的"中央处理器",当这个区域受损,疼痛信号会像被放大的电流,让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倍增。这完美解释了为何研究中右侧出血患者即使运动功能恢复良好(mRS评分无差异),生活质量仍大打折扣。
对于临床实践而言,这项研究不啻为一记警钟。传统康复方案中,针对右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评估和疼痛管理存在严重缺失。研究团队建议,所有右侧出血患者在出院前应接受强制性情绪筛查,并考虑将加巴喷丁等神经痛药物纳入基础用药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疼痛与抑郁往往形成恶性循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后续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慢性疼痛会使抑郁风险增加3倍,而抑郁又会将疼痛感知放大40%,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身心同治"的多学科干预体系。
这项研究的启示远不止于临床。它提醒我们,脑出血后的康复是一场"全脑战争"。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拒食或睡眠障碍时,可能不是"不配合治疗",而是受伤的右脑在发出求救信号。未来,通过fMRI技术绘制"情绪-疼痛"神经图谱,或能开发出靶向神经调控疗法。正如主要研究者所说:"我们治的不只是出血的脑组织,更是破碎的心灵。"这或许正是现代神经科学最温暖的人文注脚。
参考文献:
auren H Sansing et al.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laterality and associations with mood and pain: a MISTIE III substudy: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2025;:svn-2024-00375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