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左主干复杂病变前降支近端闭塞,粗大右冠脉近端严重狭窄的介入治疗

来源 2025-04-23 12:09:05 医疗资讯

第一次入院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胸痛3小时入院。

现病史:3小时活动中出现胸痛不适,程度可忍受,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无心前区压榨感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咳粉红色泡沫痰,为求系统性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2023年1月于因胸主动脉夹层于外院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mmHg,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欠佳情况不详。糖尿病8+年,自诉予门冬30胰岛素皮下注射(24U 18U)控制血糖,具体不详。

个人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

家族史:父母病逝,2兄2弟1姐1子2女体健,1弟及1子均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2 体格检查

查体:体温36.3℃,呼吸18次/分,脉搏70次/分,血压137/94mHg。

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胸廓无挤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3 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1. 窦性心律;2. ST-T波改变。

图片

心肌损伤标记物:Myo 12ng/ml,CK-MB 1.09ng/ml,cTnl 0.011ng/ml。

4 入院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

原发性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2型糖尿病

5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0.75mg/L ↑,随机血糖12.63mmol/L ↑,甘油三脂3.55mmol/L ↑。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NT-porBNP未见异常。

6 入院后诊疗经过

扩张冠脉:硝酸甘油注射液5mg泵注。

自备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氯吡格雷片75mg qd;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钙20mg qd。

行GRACE评分高危,进一步行CAG检查。

7

冠脉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造影提示左主干+三支冠脉病变:

① LM尾部局限性狭窄90%。

② LAD开口及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最重处狭窄90%;LAD远段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中间支开口局限性狭窄90%,D1开口局限性狭窄95%。

③ LCX近段局限性狭窄95%;LCX远段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可见间隔支至LCX远段桥侧支形成,CC1级。

④ RCA近段局限性狭窄95%,中段弥漫性狭窄,最重狭窄70%,后降支、左室后支弥漫性狭窄,最重处狭窄90%。

结合患者病变情况,SYNTAX评分高危,首选上级医院行CABG治疗。

第二次入院

1 入院情况

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后,医师告知目前首选CABG治疗,PCI治疗风险极高,且可能效果不佳;告知CABG相关情况,患者及家属考虑风险较大加之费用较高,拒绝行CABG治疗后,再次因反复胸痛症状入住我院。

经全科室讨论后,患者冠脉病变复杂,患者已明确拒绝CABG,要求进一步我院行PCI治疗,患者PCI手术意愿强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术中风险,患者及家属理解,拟行分次PCI治疗,先PCI处理RCA病变(风险相对较低),择期处理左冠脉病变。

2 治疗过程

6F JR 4.0指引导管到位,Runthrough导丝通过RCA。

导丝通过RCA病变至远段。

图片

2.0×15mm球囊预扩张。

图片

造影扩张不佳。

图片

3.25×15mm球囊再次预扩张。

图片

复查造影示残余狭窄明显好转。

图片

4.0×33mm支架于RCA开口及近中段扩张释放。

图片

支架释放时出现胸痛、心率、血压均降低,立即予以阿托品0.5mg、吗啡注射液3mg静推,多巴胺注射液80mg静滴;待血压稳定后冠脉内硝普钠200μg。

图片

术后复查造影情况可。

图片

图片

患者术后胸痛症状明显好转,强化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糖。

图片

图片

3 转归

术后药物治疗1周后出院,出院健康宣教,门诊随诊,建议出院1个月(出院后仍反复胸痛)后评估左冠脉PCI治疗。

第三次入院

1 病例资料

患者于1个月后再次入院,仍诉间断性活动后胸痛不适。

再次经全科室讨论后,患者已行右冠脉PCI治疗,现再次复查右冠脉情况,针对左冠脉病变复杂,结合患者病情情况,建议行IABP保护下左冠脉PCI,但患者胸主动脉支架情况,使用IABP可能导致主动脉支架出现变形及主动脉进一步损害(查阅资料无类似病例参考),故未使用IABP;结合患者前降支远段、回旋支远段慢性闭塞(CTO),开通难度较大,对角支较优势,策略为先尝试开通前降支远段,若不能开通,行PCI治疗第一、第二对角支,回旋支远段桥侧支形成,可暂不处理。结合患者左冠脉复杂情况及患者耐受情况,采取极简术式处理。

2 冠脉造影

左冠脉使用EBU 3.5指引导管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治疗过程

7F EBU 3.5指引导管到位;Runthrough、Sion、VT导丝。

导丝尝试通过前降支慢性闭塞处,导丝难以通过,放弃前降支远段治疗,导丝分别通过中间支、D1病变至远段。

图片

2.0×15mm球囊预扩张分支及主干。

图片

图片

取VT导丝通过回旋支,但开通病变较重,加重角度较大,导丝不能通过,放弃回旋支保护。

图片

于中间支中段处植入3.0×18mm支架,防止夹层及血肿导致中间支无复流。

图片

复查造影示中间支血流可。

图片

取2.75×23mm于第一对角支释放。

图片

3.0×13mm支架于前降支近段释放。

图片

3.5×8mm支架于左主干尾部释放,同时中间支开口予以1.5×15mm球囊拘禁。

图片

复查造影提示中间支开口未受累,但仍提示开口狭窄较重。

图片

导丝经主干支架网孔重置至中间支,分别以1.5×15mm、2.0×15mm、3.0×10mm球囊扩张支架网孔。

图片

3.0×10mm球囊于前降支支架扩张塑形。

图片

3.0×10mm、3.0×10mm球囊对吻2次。

图片

复查造影提示中间支开口残余仍狭窄较重,同时取3.5×10mm球囊于主干支架优化。

图片

取3.0×25mm药物球囊通过支架扩张网孔至中间支开口及近段扩张释放。

图片

复查造影提示中间支开口残余狭窄改善。

图片

术后复查造影情况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4 转归

经药物巩固治疗1周后症状完全缓解出院。

出院规律口服冠心病药物治疗。

1个月后电话回访情况可,轻微胸痛发作2次,时间短,自行缓解。

讨论

1. 针对该患者治疗策略合理吗?

2. 主动脉支架植入患者IABP能使用吗?

Tags: 左主干复杂病变前降支近端闭塞,粗大右冠脉近端严重狭窄的介入治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