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高阶解剖:唇部超声解剖学和与美容填充剂注射的相关性

来源 2025-04-21 12:11:15 医疗资讯

Hey guys,嘴唇在面部吸引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体审美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丰满、轮廓分明的嘴唇通常与年轻和性感有关,可以增强面部表情,传达情感,并影响社交互动。嘴唇定义了下脸的轮廓,与眼睛和鼻子等其他面部特征相辅相成。它们的对称性、容量和形状是影响吸引力感知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超声波(US)已成为评估面部肌肉组织和神经血管结构的有价值的工具,包括嘴唇,特别是在美容填充剂注射的应用中。透明质酸填充剂被广泛用于恢复嘴唇容量和实现清晰、饱满的嘴唇——这是美容实践中的一个共同目标。然而,这些填充剂,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度交联的填充剂,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并与延迟发作的免疫介导结节有关。

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如下垂、嘴唇变薄和嘴唇延长,通常通过美学程序来解决。了解嘴唇解剖结构和掌握US扫描技术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使用彩色多普勒,医生可以识别唇动脉,以避免血管并发症。正确的填充剂放置对于防止组织受损或血管问题至关重要。在嘴唇过度填充的情况下,透明质酸酶注射也可用于矫正。尽管有好处,但填充剂注射后仍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血管栓塞、感染和肉芽肿形成;因此,精确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剖学知识非常重要。本图片综述旨在(i)重新审视嘴唇解剖结构,(ii)概述关于嘴唇超声的文献,(iii)提出一种系统的嘴唇超声检查方法,以及(iv)展示在美容填充剂注射过程中的超声引导。

图片

图1:嘴唇区域的组织学(矢状)切片

解剖学

上唇和下唇都含有粘膜、朱红和皮肤表面(口周皮肤)。上唇从鼻唇沟延伸到鼻子的下缘,而下唇则覆盖了侧连合和颏唇折痕(下唇和下巴之间的自然凹痕)之间的区域。上唇有人中,这是一个中央凹陷,由位于鼻中隔正下方的副中间垂直人中脊界定。人中的下缘形成杯状弓的向下拱,上唇的中央突起被称为结节或前唇。人中提供了额外的皮肤,可用于涉及上唇伸展的运动。上唇朱红色部分的平均水平长度比下唇长(平均8.0厘米对7.5厘米)。下唇应比上唇稍微突出,露出约2-4mm的牙齿。

嘴唇的表面被称为朱红,这是一种从口周皮肤(角质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皮脂腺、汗腺和毛囊)过渡到口腔黏膜(非角质化的分层鳞状上皮,具有致密的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结缔组织)的改性黏膜。固有层是口腔粘膜上皮层下方的一层结缔组织,在嘴唇的内层粘膜内容纳了许多唇腺(小唾液腺)。朱红色由非角质化复层鳞状上皮组成,缺乏典型的皮肤附属物,同时具有高度的血管化。有限数量的黑素细胞和膜下密集的浅表脉管系统使嘴唇呈现出淡红色的外观。红线标记了上唇和下唇上朱红色和口腔粘膜之间的边界,而白线(朱红色边界)将面部皮肤与朱红色分开(图1)。

图片

图2:供应嘴唇区域的动脉图示

上唇的血液供应由上唇动脉提供,上唇动脉是起源于面部动脉的分支(图2)。在Lee等人的一项尸体研究中,上唇动脉分为四种类型:I型(56.7%),其中动脉和鼻翼支都独立于面动脉产生,鼻翼支也向鼻翼供血;II型(21.7%),上唇动脉从面动脉分支,随后发出鼻翼支;III型(15.0%),作为面动脉的终末支;IV型(6.7%),未发现动脉。关于下唇的血液供应(图2),Edizer等人的尸体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情况下,下唇动脉都是主要动脉,始终从面动脉分支。此外,作者还注意到(71%的尸体)存在下唇动脉,该动脉可能从下唇动脉或面部动脉分支。该研究还确定了双侧下唇动脉之间的端到端吻合,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下唇动脉和颏下动脉之间的吻合。

下颌位于嘴角,是几种有助于面部表情的肌肉的附着点。它们包括口轮匝肌,它闭合和皱起嘴唇;提口角肌,用于提升口腔角度;颧骨大肌,微笑时抬起嘴唇;笑肌,它横向延伸嘴的角度;颊肌,通过形成脸颊壁来帮助吹气和咀嚼;以及降低皱眉时嘴的角度的降角器(图3)。此外,还有一些与嘴唇相关的肌肉不附着在眉骨上:颧小肌,它抬高上唇,露出上颌牙齿;上唇提肌,用于提起上唇;上唇鼻翼提肌,抬高上唇和鼻翼;降下唇肌,用于降低下唇;以及抬起并突出下唇的颏肌。

图片

图3:唇部周围肌肉的图示

一个值得注意的肌肉是口轮匝肌。它由位于内侧的周边部和边缘部组成,边缘部位于上唇和下唇朱红色边缘下方(图4)。

文献综述

采用结构化方法通过四个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Embase和Web of Science)识别相关研究文章。搜索期从每个数据库的创建开始到2024年8月1日,使用以下组合:(“超声波”或“超声波检查”或“超声检查”)和(“嘴唇”或“唇”或“下唇”或“面部”)。纳入标准为:(1)涉及人类受试者和尸体的研究,以及(2)使用超声评估和注射嘴唇区域。排除标准为:(1)涉及非人类受试者的研究,(2)使用超声以外的成像方法,(3)未涉及嘴唇区域的文章,以及(4)主要研究超声在唇腭裂评估中的应用的研究。共有六篇文章符合作者的标准,总结如下:

1998年,McAlister等人旨在确定男性和女性提唇肌组织厚度的差异及其与成年人微笑线高度的关系。他们研究了54名牙科本科生,按微笑线高度分组,并使用超声测量了肌肉厚度。研究发现,女性的微笑线比男性高,颧骨主要肌肉比男性厚。然而,不同微笑线高度组的肌肉厚度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

图4:尸体矢状解剖显示口轮匝肌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和外周肌。

2005年,Lydia等人使用超声对三名患者的口径持续唇动脉(CPLA)进行了可视化,并将声像图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了比较。影像学显示唇动脉明显扩张,其行程为垂直或倾斜。他们得出结论,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成像可有效诊断、评估和监测与CPLA相关的唇侧病变,从而可能避免对常见脉动结节进行诊断手术。

2019年,Mlosek等人报告了一名43岁的女性患者,她在隆唇术后8个月接受了超声扫描。扫描显示了该手术的各种延迟副作用,即唇软组织回声增强、填充剂注射过深和下唇动脉堵塞(与矢状位US视图中可见的上唇动脉通畅相反)。该病例报告强调了超声在评估使用唇部填充剂后不必要的副作用方面的实用性。

2019年,Tansatit等人在11具尸体上使用半透明皮瓣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检查下唇动脉的起源。他们还使用US对20名志愿者的这条动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确定了下唇动脉的五个不同起源:唇动脉、下颌动脉、升颏动脉、面部动脉和上唇动脉。在填充剂注射过程中,源自下颌动脉、面部动脉和上唇动脉的动脉类型特别容易受到损伤。超声研究显示,动脉的平均深度为6毫米,朱红色边缘被确定为注射的高风险区域。

2020年,Cotofan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绘制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的空间轨迹来提高唇软组织填充剂注射的精度。在41名参与者中,他们发现两条动脉最常见的位置是粘膜下平面(58.5%),其次是肌内平面(36.2%)——即口轮匝肌内——和皮下平面(5.3%)。上唇动脉在上唇的平均深度通常为5.6毫米,而下唇的平均深度为5.2毫米。两条动脉主要位于朱红色区域。

图片

图5:水平面上唇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捕捉朱红色和干燥皮肤之间(A)和朱红色上方(B)的区域

2023年,Lee等人使用US绘制了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相对于朱红色边界的位置图。在过去6个月内未接受任何面部治疗的60名志愿者中,上唇和下唇厚度分别为9.4±0.4 mm和10.9±0.7 mm。唇动脉主要位于上唇(35%-57%)和下唇(28%-55%)的湿粘膜层。上唇动脉也经常位于上唇的肌内层(20%-45%),下唇动脉通常位于下唇的干湿粘膜交界处(5%-27%)。上唇动脉深度为5.3±0.3mm,下唇动脉深度为4.2±0.4mm。这些发现表明,隆唇手术应该使用非常浅表的注射。

超声检查

将传感器水平放置在人中上方,并逐渐移动到上唇的朱红色边缘。在传感器的足迹和皮肤之间涂上大量的凝胶,以避免任何血管压迫。在白线水平(在朱红色和干性皮肤之间),从浅到深可以描绘出以下结构:真皮、皮下脂肪、外周部、粘膜下脂肪和牙齿(图5)。当传感器移动到朱红色时,可以看到边缘部分与皮下脂肪相交(图6A)。在粘膜下脂肪层,低回声圆形结构对应于唇粘液腺。能量多普勒模式可用于显示上唇动脉,该动脉通常位于粘膜下层。

图片

图6:水平面上唇腺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显示了上唇(A)和下唇(B)

对于下唇,传感器位于沿着唇瓣折痕的水平面内(图7A)。然后将传感器向颅骨移动,在上唇区域识别出类似的结构(图7B)。下唇区域的动脉是下唇动脉及其分支,而不是上唇动脉(图6B)。

图片

图7:下唇在水平面上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描绘了唇皱(A)和朱红色(B)上方的区域。

然后,传感器被重定向到矢状面,穿过上唇和下唇。口轮匝肌呈J形结构(图8A),边缘部形成J的尖端,外周部形成茎。当换能器位于中线时,位于边缘部和外周部之间的皮下层内可以看到上唇动脉主干与其鼻中隔支的吻合(图8B)。

图片

图8:矢状面唇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使用B模式(A)和能量多普勒(B)聚焦于上唇。 

然后将传感器从中线移动到口腔连合,最初显示粘膜下层内的上唇动脉或下唇动脉(图9A)。更横向地说,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通常从面部动脉在降角肌内侧和深处的一层内分支(图9B)。这一发现与Tanvaa-Tansatit等人的解剖学研究相一致,该研究表明,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起源于深平面的面动脉,并在接近中线时变得更加浅表。

图片

图9: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和矢状面唇的示意图,突出显示粘膜下层内的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A)以及位于降角肌内侧的面动脉(B)。

通过将传感器的内侧部分固定在口腔角度上,可以扫描附着在眉骨上的肌肉。当换能器的另一端指向眶下孔时,可以看到提口角肌的长轴,上唇提肌位于其上方(图10A)。将换能器的另一端重新定向到上颌骨的颧骨突,可以看到颧骨长轴(图10B)。

图片

图10:上唇提肌、口角提肌(A)和颧大肌(B)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

颧小肌的走向与颧大肌相似,但肌腹较小,起源于颅骨内侧(图11A)。当沿着水平面调整传感器时,可以从表面上识别出笑肌,可以深入地看到颊肌,颊脂垫插在两块肌肉之间(图11B)。

图片

图11:颧小肌(A)、笑肌和颊肌(B)肌肉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

将换能器的另一端朝下颌角旋转,可以识别降口角肌,降下唇肌下颌唇肌位于下方(图12A)。此外,将传感器沿唇皱襞水平放置,可以在短轴视图中观察到颏肌,降下唇肌位于颏肌上方(图12B)。在扫描下唇区域时,粘膜层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降下唇肌。由壁粘膜、粘膜间袋和内脏粘膜形成的三明治状结构可能类似于肌肉的纤维图案(图13A,B)。为了区分粘膜间袋和相邻的降下唇肌,要求患者将水含在嘴里,扩大以前的解剖区域(图13C,D)。

图片

图12:降口角肌、降下唇肌(A)和颏肌(B)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

图片

图13

填充剂注射

虽然大多数唇部填充剂注射的并发症都是轻微的,很容易解决,但更严重的问题,如血管受损、感染和迟发结节,会严重影响美学效果和患者健康。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往往需要更具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利用超声的指导可以通过血管标测和填充剂识别来帮助预防这些并发症。它还有助于评估血管内栓塞等问题,血管内栓塞是指将填充材料意外注入血管,从而阻断血流,导致组织缺血或坏死,需要及时干预以恢复循环。此外,US可以检测到外部血管压迫,当填充材料压迫附近的血管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从而可能阻碍血液流动。通过使用实时成像,US指导可以通过精确识别填充剂的位置/范围来帮助管理这些并发症,确保通过透明质酸酶或其他治疗注射进行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

图片

图14: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后上唇的超声成像和示意图,在水平(A)和矢状(B)平面上显示

在注射填充剂之前,医生应将传感器放置在沿嘴唇中线的矢状面上,并将其扫向双侧口腔连合,对嘴唇进行侦察扫描。第一个目标是从之前的透明质酸注射中识别出任何局部模糊或低回声区域(图14)(如果有的话)。第二个目标是绘制船只地图,以检测任何异常路径。由于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通常遵循粘膜下层路线,Lee等人建议在真皮稍下方进行非常浅的注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实时超声引导注射,因为传感器可能会阻碍针头在嘴唇内的运动。然而,如果注射(如透明质酸酶)的目的是溶解之前不正确的填充剂注射引起的唇内结节,实时超声指导对于定位透明质酸的积聚区域至关重要。

结论

本文回顾了唇部解剖学,概述了局部超声应用和唇部超声的系统方法。超声成像和引导有效地描绘了唇区的软组织、脉管系统和相关肌肉,在预防美容填充剂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Wu WT, Chang KV, Naňka O, Chang HC, Ricci V, Mezian K, Özçakar L. Lip Sonoanatomy and Relevance to Aesthetic Filler Injections: A Pictorial Review. J Cosmet Dermatol. 2025 Apr;24(4):e70164. doi: 10.1111/jocd.70164. PMID: 40200858; PMCID: PMC11979676. 

Tags: 高阶解剖:唇部超声解剖学和与美容填充剂注射的相关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