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干货】鳞状上皮病变在宫颈TCT与宫颈活检中的诊断

来源 2025-04-19 12:17:52 医疗资讯

第一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活检如下图:

从基底层到表层细胞细胞出现异型性:细胞排列紊乱,极性丧失,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膜不规则。

图片

图片

回顾TCT如下图:

从宫颈上脱落下来的细胞,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增大、深染,核膜不规则核质比增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活检如下图:

从基底层到表层细胞细胞出现异型性表现为细胞排列紊乱,极性丧失,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膜不规则。

图片

回顾TCT如下图:

散在非典型细胞,表现为核轻度增大、深染,核质比增高。细胞相对较小,类似HSIL,但染色质不像第一例那么粗,染色也不是太深,异常程度不足以诊断,所以就报了ASC-H。但阴道镜活检确诊为高级别。

图片

图片

第三例:鳞状细胞癌

宫颈活检如下图:

具有恶性特征的鳞状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多角形的鳞状上皮呈巢、片状生长,细胞丰富、核多形性、分裂象多见,可见角化的细胞,在下图的TCT中也有体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下图:浸润处基底膜消失,细胞出现反常成熟:胞质丰富、嗜酸、细胞密度降低。

图片

细胞特点如下图:细胞核大,分布不均,染色质呈粗块状,核膜不规则,核仁可见。

图片

回顾TCT如下图:

无明显的肿瘤素质和核仁,但细胞形态的多形性提示可能有侵袭。在上面组织图片中也有体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下图:细胞异型性:核质比增大,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似有核仁。

图片

如下图:出现了一些有角化改变的“蝌蚪细胞”。角化性细胞的胞核可呈空泡状,有不规则的核膜和明显的核仁及核固缩。

图片

第四例: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宫颈活检如下图:

可见鳞状上皮增生,表层可见挖空细胞。

图片

回顾TCT如下图:

以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为参考,细胞核大于正常中层细胞的3倍;另外挖空细胞伴核异型也是LSIL。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五例: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宫颈活检如下图:

可见鳞状上皮增生,细胞核增大

图片

回顾TCT图如下:

ASCUS:以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为参考,细胞核大于正常中层细胞的2.5~3倍。

图片

总结

宫颈活检中鳞状上皮的病变的诊断标准:

1.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基底层/副基底层样细胞的不同程度增生,并出现核分裂象,但增生细胞和分裂象一般局限于鳞状上皮的下1/3层,且很少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此外,可见核浓染、核膜不规则和界限清楚核周空晕的挖空细胞(挖空细胞最常见于鳞状上皮的上1/3层)。

2.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鳞状上皮的中1/3层和上1/3层胞质减少,分裂象增多,不再仅仅局限于下1/3层。细胞排列紊乱:极性丧失,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出现异型性: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膜不规则,核质比增高。

3.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

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并出现早期的间质浸润。镜下常见的浸润方式包括出芽状浸润、迷芽状浸润和融合性浸润。

4.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具有恶性特征的鳞状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液基细胞学中鳞状上皮的几类病变:

1.HSIL:细胞核异常:核增大、深染,核膜不规则;核质比增高: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比例增大。

2.ASC-H:细胞核异常:核轻度增大、深染,核质比增高。细胞形态:细胞可能较小,类似HSIL,但异常程度不足以诊断。注意:活检结果可能HSIL、LSIL或无病变。

3.LSIL:以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为参考,细胞核大于正常中层细胞的3倍。(挖空细胞伴核异型也是LSIL)。

4.ASCUS:以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为参考,细胞核大于正常中层细胞的2.5~3倍。

5.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细胞常单个散在,细胞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有尾状和梭形细胞常有深橘黄色胞质。核膜不规则,染色质呈粗颗粒状,不规则分布,并有透亮的染色质。可见大核仁。

6.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细胞可单个或为界限不清的合胞体聚集团,细胞可能比许多HSIL的细胞小一些,但有HSIL的大多数特点。肿瘤素质常见,包括坏死性碎屑和陈旧性出血成分。

作为病理科医生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宫颈癌筛查分流:

一、细胞学异常分流:

1.ASC-US(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优先进行HPV检测:HPV阳性→转诊阴道镜;HPV阴性→3年联合筛查。或直接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辅助分流。

2.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无论HPV结果→转诊阴道镜。

3.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活检或宫颈锥切术(如LEEP),行病理检查。

组织学确诊后:1.CIN1(低级别病变)→随访;2.CIN2/3(高级别病变)→切除治疗。

二、HPV初筛阳性分流

1.HPV16/18阳性:无论细胞学结果,直接转诊阴道镜检查。

2.其他12种高危HPV阳性:若细胞学阴性→12个月后复查;若细胞学异常(ASC-US/LSIL+)→转诊阴道镜。

三、联合检测结果管理

1.HPV阴性+细胞学阴性:低风险,常规筛查(3-5年)。

2.HPV阳性+细胞学阴性:按HPV型别分流(HPV16/18→阴道镜;其他高危型→12个月后复查)。

3.HPV阳性+细胞学异常:直接转诊阴道镜。

通过科学分流,宫颈癌筛查能在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同时提高病变检出率。临床实践中需结合个体情况和最新指南动态调整策略。所以,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初筛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陈杰步宏.临床病理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9月237页

2RituNayarDavidC.Wilbur编著,陈小槐主译.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定义、标准和注释M].科学出版社,2018.5:123页-177页

Tags: 【衡道丨干货】鳞状上皮病变在宫颈TCT与宫颈活检中的诊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