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直以来,孩子能不能考上名校一直都是家长们的期盼和执念。
许多人认为,只有进入这些名校,聪明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获得高薪、高地位的工作。
然而,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研究人员Melissa Tham及其团队利用澳大利亚青年纵向调查(LSAY)的数据,追踪了近3000名学生,从中分析了择优校与非择优校学生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差异。
结果显示,尽管在数学和阅读成绩上,择优校的学生表现得更优秀,但在19岁和25岁时,他们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结果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81%的择优校学生在19岁时找到了工作或进入大学,而非择优校的这一比例为77.6%。
然而,这一差异在考虑社会经济背景、性别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后便消失了。
到了25岁,除了生活满意度稍微高出0.19分外,择校生与非择校生在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区别。
这意味着,进入择优校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或职业发展。
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对择优校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
很多家长认为,进入这些学校是通向名牌大学的捷径,但实际上,读名校的优势似乎只是一个幻影。
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这些学校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奇,它们更像是在一块已经美味的蛋糕上加了一颗樱桃,增添了一丝视觉上的吸引力,但并未实质性提升整体的美味。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还揭示了择优校与澳大利亚教育系统所倡导的包容性与公平性原则之间的矛盾。
政府设置的择优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令那些有能力为孩子提供额外辅导的家庭更具优势,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则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者提出,政府不妨重新审视择优校的招生政策,甚至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
如果择优校并未为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好处,那么缩减其招生规模或许更有价值。
这么看来,读名校的光环确实并未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璀璨。
教育公平的理念应当得到更好的贯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成长机会。
同时,教育的关键也不在于选择哪个学校,而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你们认为,这项研究传达的价值观念正确吗?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80/00071005.2024.236518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