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警惕公职人员“挂证取酬”成为腐败新变种

来源 2025-04-16 20:48:30 医疗资讯

  作者:冯海宁

  近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披露了一则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案例:罗某是某区一家公立病院外科科长,2020年7月至次年12月,违规将小我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某药店,每月从该药店获取500元的待遇,累计获利9000元,受到党内警告处罚。多个案例显示,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问题在建筑、医疗、水利等行业范畴频发,多个省份均有公职人员因这类问题受到处罚。

  所谓“挂证取酬”,是指行动人将本身的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挂靠在非供职单位名下,实际未到挂靠单位工作而获取待遇的行动。此前,这种乱象存在于医药、建筑等多个行业,住建部、人社部均就此开展过专项治理,并取得积极成效。

  多地对“挂证取酬”公职人员予以处理,是应有之义。一方面,这种“挂证”行动违背相干行业规定。比如公立病院大夫“挂证”违背《医师法》《执业药师注册治理办法》规定;公职人员“挂”工程扶植范畴资格证书,违背了《建筑法》《注册建造师治理规定》请求。另一方面,还违背了公职人员兼职取酬禁止性规定,如《公事员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罚暂行规定》等。

  比拟通俗人“挂证取酬”赚外快,部分公职人员“挂证取酬”情况更复杂,往往与严重的腐烂问题共生。除了赚取“挂证费”外,其还可能与挂证单位存在其他好处输送,具有更大年夜伤害性。比如,某些公立病院执业医师药师在药店“挂证”,就可能与药店存在更多好处交换,例如指定或者推荐患者到药店购买药品、医疗设备等,从药店赚取药品发卖提成;再如,住建、水利等部分公职人员到相干企业“挂证”,可能会应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工程项目承揽和工程款结算等事项上供给赞助,不法收受他人所送财物。

  从安徽巢湖市共计新发明66人涉嫌“挂证”情况,个中“挂证取酬”的23人被作为问题线索移交给相干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来看,公职人员“挂证取酬”的问题极为严重,有关部分应当投诸更多存眷,从严从重惩办,起到惩戒和警示的感化。除了国度层面开展专项整治外,各地各部分也要对内部公职人员“挂证取酬”进行摸底排查,依法依规进行改正。各地纪委监委则要对公职体系的“挂证”治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此,有学者言必有中指出,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是新型腐烂和隐性腐烂的一种表示情势,披着“以劳取酬”“以技取酬”的外套,掩盖“以权取酬”的本质和交易关系。交易重点在于“权”,而不在于“证”,也不在于“术”。

  必须强调,任何“挂证”行动都是违规行动,对公职人员“挂证取酬”更不克不及容忍。在近年来我国反腐工作赓续取得积极成效的背景下,决不克不及容忍腐烂从“挂证”等其他豁口偷偷“突围”,消解反腐成效,给反腐工作带来新的挑衅。作为公职人员,取得的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应依法应用,而非“以证捞钱”。(冯海宁)

Tags: 警惕公职人员“挂证取酬”成为腐败新变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