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肩膀疼痛,抬不起来?可以试试这样做

来源 2025-04-14 12:13:40 医疗资讯

春季运动,正当时,但不少朋友却因为肩膀疼痛、活动受限而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见问题,分享一些实用的缓解方法。

一、肩关节基本解剖结构

1.骨性结构

  • 肱骨头:上臂骨的近端球形结构

  • 肩胛骨关节盂:浅碟状结构,与肱骨头形成关节

  • 锁骨: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重要骨性桥梁

图片

 

2.关节组成

  • 盂肱关节(主肩关节):人体活动度最大的球窝关节

  • 肩锁关节:锁骨与肩胛骨肩峰连接处

  • 胸锁关节:锁骨与胸骨连接处

  • 肩胛胸壁关节:非真性关节,但影响整体肩部功能

3.关键软组织解剖

①肩袖肌群

  • 冈上肌:启动肩关节外展(最容易受伤)

  • 冈下肌和小圆肌:负责肩关节外旋

  • 肩胛下肌:主要内旋肌

  • 功能:动态稳定肱骨头,防止上移

图片

 

②其他重要肌肉

  • 三角肌:主要的外展肌(抬臂主力)

  • 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结节间沟,常见炎症部位

  • 斜方肌和前锯肌:控制肩胛骨运动

③滑囊系统

  • 肩峰下囊:位于肩峰与冈上肌之间,减少摩擦

  • 临床意义:炎症时导致"撞击综合征"

④韧带结构

  • 盂肱韧带:稳定关节前部

  • 喙肱韧带:限制肱骨头下移

  • 喙肩韧带:构成"肩弓"上界

图片

 

4.抬臂动作分解

  • 0-30°:主要由冈上肌启动

  • 30-90°:三角肌主导

  • 90°:需要肩胛骨旋转配合(斜方肌/前锯肌)

二、肩膀痛抬不起来的常见原因

(一)肩袖损伤(最常见原因)

解剖基础:冈上肌肌腱在喙肩弓下反复摩擦

典型表现:

  • 外展60°-120°出现"疼痛弧"

  • 夜间侧卧压迫时疼痛加剧

  • 可能伴随"落臂征"(突然无力放下手臂)

图片

 

(二)肩周炎(冻结肩)

病理特征:

  • 关节囊增厚挛缩(尤其腋囊部)

  • 关节腔容积减少50%以上

发展三阶段:

  • 疼痛期(持续2-9个月)

  • 僵硬期(4-12个月)

  • 恢复期(5-26个月)

(三)颈椎神经根受压

牵涉痛机制:

  • C5神经根受压可放射至肩部

  • 常伴颈部不适和手臂麻木

图片

 

鉴别要点:

  • 肩关节被动活动通常无受限

  • 颈椎MRI可见椎间盘突出

(四)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生物力学异常:

  • 肱骨头上移撞击喙肩弓

  • 继发滑囊炎和肌腱炎

图片

 

危险因素:

  • 骨赘形成(Ⅲ型肩峰)

  • 长期过顶动作(如游泳、羽毛球)

(五)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解剖特点:

  • 肌腱在结节间沟内易受摩擦

  • 血供差易发生退变

特殊检查:

  • Speed试验阳性(抗阻屈肘时肩前疼痛)

图片

 

  • Yergason试验阳性(旋后抗阻疼痛)

图片

 

建议就诊指征: 

→ 持续疼痛超过2周 → 出现夜间痛影响睡眠 → 伴明显无力或麻木感 → 有外伤史或突发剧痛

三、居家缓解

(一)热敷与冷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冰敷,每次15-20分钟

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

(二)缓解肩痛的5个动作

1.钟摆放松训练(适合急性期)

  • 健侧手扶桌沿,患侧手臂自然下垂

  • 利用身体摆动带动手臂画圈

  • 顺时针/逆时针各1分钟,每日3次

图片

 

作用机理

  • 通过重力牵引减轻关节压力 

  • 促进肩关节滑液循环 

  • 特别适合肩周炎早期

2.毛巾渐进拉伸(改善内旋受限)

  • 双手背后握住毛巾两端

  • 健侧手缓慢上提至轻微牵拉感

  • 保持15秒后放松,重复5次

  • 每日逐渐缩短两手间距

图片

 

生物力学原理: 

  • 松解后关节囊粘连

  • 增加肩关节内旋角度 

  •  注意避免突然用力

3.门框角拉伸(针对前侧紧张)

  • 站立门框旁,屈肘90°抵住门框 

  • 身体前倾至胸肌有拉伸感

  • 配合呼吸保持20秒/次

  • 双侧交替进行

图片

 

临床价值:

  • 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圆肩姿势

  • 预防肱二头肌长头腱卡压

  • 改善肩胛骨前倾状态

4.仰卧位辅助抬臂(重建运动模式)

  • 平躺屈膝,患侧手握住对侧手腕

  • 健侧手辅助患臂缓慢上举

  • 在无痛范围内达到最大角度

  • 每日增加5°活动度

神经肌肉控制:

  • 减少重力影响降低疼痛

  • 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序列

  • 需严格控制在无痛范围

5.肩胛稳定训练(根本性改善)

  • 初级:靠墙天使(肩胛骨贴墙滑动) 

  • 中级:弹力带肩外旋(强化冈下肌) 

  • 高级:平板支撑变式(整合训练)

康复意义

  • 恢复肩胛-肱骨节律

  • 增强前锯肌和斜方肌下部

  • 预防症状复发

特别提醒:

  • 所有动作应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进行

  • 训练后冰敷15分钟预防炎症反应

  • 如出现夜间痛加重需立即停止

  • 建议晨起和睡前各练习1次

Tags: 肩膀疼痛,抬不起来?可以试试这样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