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生长激素追高“神器”还是揠苗助长?

来源 2025-03-30 17:17:40 医疗资讯

  北京的乐乐是一名12岁的小女孩,身高150厘米。近日,她的家长带她来到病院就诊,表示孩子身高偏矮,欲望她能长到165厘米,并请求大夫为孩子打针发展激素。然而,经由病院检查,乐乐的骨龄片显示其骨龄与实际年纪相符,发展发育正常,完全没有应用发展激素的指征。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孩子的身高已成为家长存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发明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时,就会焦炙不安。当据说“打针发展激素可以促进长高”后,很多家长便像乐乐家长一样,忙不迭地带孩子去病院请求打针发展激素。发展激素毕竟可否应用?其副感化有哪些?孩子若想增高,有哪些可行门路?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干专家。

发展激素追高“神器”照样揠苗助长?

  因孩子身高问题来病院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

  胡密斯育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5岁。比来胡密斯在同伙圈宣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两个孩子打针完发展激素的空瓶,并配文“只是冰山一角”。两个孩子从小就比同龄人矮很多,起先她并未在意,但在一次与同伙聊天中谈及此,同伙建议她带孩子去病院检查。检查后,被大夫告诉须要打针发展激素。得知这一成果后,胡密斯异常焦炙:“我对发展激素一窍不通,担心打针后对孩子产生副感化。”

  发展激素是垂体渗出量最大年夜的激素,由垂体前叶的嗜酸性促发展细胞合成。马秀伟解释说:“发展激素是由191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蛋白激素,是出逝世后促进发展的重要激素。”发展激素经由过程刺激软骨发展和钙化,从而促进身高增长,其合成和渗出受到发展激素释放激素和发展抑素的合营调控。

  “发展激素的临床应用至今已有30多年,经由过程多项大年夜范围数据统计,重组人发展激素今朝被证实是异常安然的。”马秀伟指出,打针发展激素的总体不良反响产生率低于3%。今朝在发展激素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响多为短期且一过性的,包含头痛、血糖异常、关节水肿和苦楚悲伤等,这些症状平日在减量或停药后就会消掉。在用药初期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以在发展激素治疗过程中须要按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科学对待孩子身高 发展激素不是“增高针”

  一位宝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本身的经历。因本身个子不高,这位宝妈便一向密切存眷两个孩子的身高。当她发明孩子比同龄人矮很多时,便急速带着孩子去病院进行评估,确诊为矮小症后,大夫建议应用发展激素。因为担心检查成果不精确,她又换了另一家病院做评估,检查成果和第一次完全一样。

  “当时决定先给哥哥用药,打针的是短效水剂,至今已持续用药11个月,身高增长了9厘米多。”这位妈妈在某平台上分享道,看到大年夜儿子的治疗后果明显,客岁11月,她又带小儿子去做了检查评估。大夫同样建议应用发展激素治疗,“因为弟弟年纪较小,我选择了长效水剂。客岁12月,他打了第一针。在打针4针后,一个月内身高增长了1.4厘米,后果照样很明显的。”她说,哥哥已经用药将近一年,弟弟则刚用药一个月,今朝尚未发明有副感化。

  记者查询拜访发明,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分享打针发展激素后孩子“追高”成功的例子。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发帖乞助,询问发展激素是否会产生副感化,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带孩子打针发展激素等。

  解放军第七医学中间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马秀伟在门诊中已多次碰到类似情况。每次她都邑向家长反复强调,发展激素并非让孩子长高的“神器”。“近年来,因身高问题前来就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马秀伟介绍,她地点的病院儿科医学部专门设立了发展发育门诊,每个月因身高问题前来就诊的病例约为200至300例,而在寒暑假时代,就诊人数还会进一步增长,岑岭期甚至可达到每月400至500例。

  马秀伟还指出,发展激素是呈脉冲式分布的,晚十点至次日两点是发展激素渗出的岑岭期,是以,充分的睡眠对孩子发展发育异常重要,学龄期儿童天天要包管10小时睡眠,青少年应包管天天至少8小时睡眠。此外,包管充分的养分、优胜的心境、多活动等都是科学赞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办法。(全媒体记者 王慧莹)

  对此,马秀伟特别提示,发展激素假如应用合适,可以有效促进孩子身高增长。然而,对于不相符前提的人群,发展激素切弗成随便应用。“一些家长将发展激素简单懂得为‘增高针’,这种不雅念是缺点的。发展激素的应用必须经由专业大夫的严格评估和诊断,只有相符特定指征的患者才能应用。”

  “其实影响孩子身高的身分有很多,家长要科学对待孩子的身高。”马秀伟告诉记者,孩子的身高受遗传身分影响的比例占60%~70%,还有很多其他身分,如疾病、养分、生活情况、活动、各类内渗出激素等都邑对身高产生影响。

  马秀伟表示,家长在孩子发展发育过程中须要留意监测孩子的年发展速度,及时发明孩子发展的异常趋势。婴幼儿期(3岁以下)发展速度<7cm>

  马秀伟提示,对于发展发育正常,未达到应用发展激素指征,而滥用发展激素的,不仅达不到预期身高增长的后果,还会产生副感化。“家长要周全懂得治疗的风险和预期后果,并充分推敲孩子的最佳好处。发展激素治疗毫不克不及成为纯真寻求身高的手段,更应当存眷孩子的整体健康成长。”

Tags: 生长激素追高“神器”还是揠苗助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