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双效协同,重新定义退热药物的应用

来源 2024-12-25 12:00:39 医疗资讯

发热作为一种疾病早期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涵盖了从感染性因素到非感染性因素的广泛范围。深入了解发热的病因和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警惕发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有望优化治疗策略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近期,由梅斯健康发起,欧彼乐(Opella)和京东健康共同合作形成的《退热药物实用指导》手册正式发布。该手册由武汉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辉国教授指导与审核,不仅涵盖了大量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探讨了咖啡因和氧化镁在退热药物中的辅助作用,该书的发布将有助于提升退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治疗方案。

药物退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退热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的致热原或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据调查,服用口服药物是发热患者使用最多、满意度最高的解决方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药物、选择性COX-2抑制剂以及复方退热镇痛药。以布洛芬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对乙酰氨基酚则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环氧合酶,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点,减轻疼痛和发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通常为发热患者首选。

然而,单一药物的使用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乙酰氨基酚虽然起效快、副作用较少,但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退热等多重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肾功能。因此,如何更科学、合理地使用退热药物,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退热药物的研发和市场趋势也在不断变化。一方面,随着对发热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型退热药物正在研发中,有望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现有药物组合的优化方案逐渐获得认可。这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退热效果。同时,通过降低各成分的剂量,联合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从而减轻肝脏和胃肠道的负担。此外,复方药物还通过减少服药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1。鉴于复方退热药物的诸多优势,联合用药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当前,高效、安全的复方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的组合,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新热点1

Cochrane系统评价显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治疗,降低体温比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2。在使用后的1小时内,联合治疗的平均体温比单一药物低0.27°C(95% CI -0.45至-0.08);在使用后的4小时内,联合治疗仍发热的比例明显比单一药物低(RR 0.08,95% CI 0.02至0.42),显示其能够更有效地快速缓解发热症状,且治疗相对安全。对乙酰氨基酚(APAP 250mg)与布洛芬(IBU 500mg)的固定剂量组合也在治疗成年男性发热患者中的疗效也在另一项随机研究中得到验证3。同时,其他辅助成分的加入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舒适度。例如,咖啡因能够加强神经兴奋性,提高患者的主观舒适度4,同时不干扰退热药物的代谢过程5,还可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发热伴随头痛或全身酸痛的患者提供了显著的额外缓解6。氧化镁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同时缓解便秘,以及药物引起的胃肠不适等7

近年来,多项研究为退热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一项在髋关节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使用镇痛效果显著,减少吗啡需求,可帮助患者早日行走8;在内毒素诱发热患者中的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用药可提供有效的退热作用,且起效更快9;在拔牙术后牙痛患者中,与单药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用药具有更佳的镇痛效果,起效迅速,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超过 8 小时,耐受性良好10,11;在急性腰痛患者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组提供更快、更长时间的镇痛,对活动度和功能能力具有与单药治疗同样良好的效果,耐受性相似12;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中,联合使用单独使用任一药物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额外镇痛需求的可能性更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3。诸如此类大量研究为退热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推动了临床实践的进步。同时,专家也强调,对于此类组合药物,必须在剂量和安全性上进行严格的验证,以确保在提升疗效的同时,能够有效平衡潜在的副作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1

结合全球市场趋势和科学研究进展,退热药物正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下,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的退热方案,辅以咖啡因与氧化镁的多重效应,多种有效成分的整合,不仅可快速退热,减少病程不适,还减少了患者的用药次数与剂量,同时避免了重复用药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体验。未来,随着新型药物的涌现、个性化治疗的不断发展以及药物组合的优化与创新,退热药物的治疗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监测工作,提高患者的用药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共同推动退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推动者,欧彼乐(Opella) 秉持“Health. In your hands.”(健康在握)的使命,致力于通过科学创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自我保健的解决方案。在退热治疗领域,欧彼乐依托全球领先的研发资源和市场洞察,持续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升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便捷的健康管理体验。

未来,随着新型药物的涌现、个性化治疗的不断发展以及药物组合的优化与创新,退热药物的治疗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监测,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欧彼乐将继续以科学为基石,与行业伙伴共同努力,为全球及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可靠的健康解决方案,助力健康福祉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退热药物实用指导:守护健康,安心应对发热.

2. Wong T,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3. Smith W, et al. Clin Ther. 2021 Jul;43(7):1213-1227.

4. Baratloo A, et al. Anesth Pain Med. 2016;6(3):e33193.

5. Weiser T, et al. Adv Ther 2019;36:597–607.

6. Goldstein J, et al. Cephalgia 2014;34:1070–8.

7.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 第1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

8. Lubis AM, et al. Pain Physician. 2021;24(8):E1199-E1204.

9. Smith W, et al. Clin Ther. 2021;43(7):1213-1227.

10. Searle S, et al. Clin J Pain. 2020;36(7):495-504.

11. Daniels SE, et al. Clin Ther. 2018;40(10):1765-1776.e5.

12. Ostojic P, et al. Acta Reumatol Port. 2017;42(1):18-25.

13. Derry CJ,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2013(6):CD010210. 

Tags: 双效协同,重新定义退热药物的应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