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吃得咸、吃得细、红肉多,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不健康饮食前三名!

来源 2024-12-21 06:00:14 医疗资讯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指出,我国在解决心血管病“救治难”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

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学者通过对1990~2019年中国≥55岁人群中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发现,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

研究发现,在各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导致心血管疾病负担前三位的不良饮食危险因素是吃的咸(高钠饮食)、吃的细(低全谷物饮食)和红肉吃的多(高红肉饮食)。

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风险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分别为233.34/10万和4388.85/10万。

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了25.97%,DALY率降低了35.47%。

研究者分析,主要是由于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合理变化。有研究发现,我国的饮食结构在1990年以后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蔬菜、水果、坚果、肉类等的改善。这些饮食结构的改善对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2019年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是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最主要的两种疾病。

本研究发现,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与1990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这一现象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低全谷物饮食、高红肉饮食、高加工肉类饮食主要影响缺血性心脏病,而这三类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均有所上升;

第二,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见于≥75岁以上人群,而这部分人群的疾病负担更高。

尽管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高钠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有较大幅度降低,归因于高钠饮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降低37.09%、41.62%,但仍远高于其他饮食危险因素。

归因于低全谷物饮食和高红肉饮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且与1990年相比分别升高了21.83%和9.22%。

归因于高加工肉类饮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DALY率的顺位均较低,但其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72.30%和47.72%。

归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纤维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顺位均有较大幅度降低。

研究者分析,近年来我国饮食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水果、蔬菜、大豆和坚果的摄入由以往的摄入不足到逐渐趋于均衡,因此归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纤维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明显降低。

研究还发现,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在较大年龄人群中和男性中更高。

年龄越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越大,男性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高于女性。2019年≥85岁组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最大。

与1990年相比,2019年55~59岁组的死亡率和DALY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50.69%和47.99%,而≥85岁组降低幅度最小,分别为2.86%和5.30%。

2019年男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286.94/10万和5653.18/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85.35/10万和3256.93/10万),在所有年龄组中男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均高于女性。

研究者分析,这可能与生理、饮食方式等因素有关。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在内的所有器官组织都在不断老化;其次,较大年龄组和男性人群的钠摄入量更高。

从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变化幅度来看,70岁以下人群的疾病负担降低幅度更高,这提示对于≥55岁人群而言,越早改善饮食习惯,越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

来源:

[1]周航宇,姚兴伟. 1990~2019 年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对中国≥ 55 岁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 1279-1206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12.008.【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7): 625-66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7.001.

Tags: 吃得咸、吃得细、红肉多,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不健康饮食前三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