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术后一年随访: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病例分享

来源 2024-12-08 20:00:14 医疗资讯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2岁。

术前超声

超声描述:左室轻大,余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未见明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间隔肌部回声中段并呈隧道样,左室面宽约6mm,右室面宽约5mm,深约6mm。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稍宽。主动脉不宽,管壁欠光滑,搏幅正常。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

CDFI:室水平收缩期可见束状红五色彩流由左室经缺口进入右室,拟见部分折返入右房,Vp 4.0m/s,PG 63mmHg。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1.5cm²,Vp 2.7m/s,PG 28mmHg。

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1. 室间隔缺损(肌部),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2 临床策略

缺损情况

室间隔肌部回声中段并呈隧道样,左室面宽约6mm,右室面宽约5mm,深约6mm,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术中造影复测缺损大小,左室面宽为5.9mm,右室面宽为5.59mm,深为5.07mm。

术前策略

患者为肌部室间隔缺损,选择ABFDQ-Ⅱ 08(腰高5mm、腰部直径8mm)全降解封堵器。

3 手术过程

术前左心室造影

术中再次测量缺损大小,左室面宽为5.9mm,右室面宽为5.59mm,深为5.07mm。

图片

图片

建立动静脉轨道

图片

输送鞘到达左心室

图片

释放封堵器左盘面

DSA下判断左盘面已推出鞘管。

图片

超声下可见左盘面贴壁。

图片

释放封堵器右盘面

超声下可见右盘面释放。

图片

超声下确认封堵器位置正确,骑跨于室间隔两侧。

图片

锁定后牵拉试验

牵拉试验时封堵器整体稳定,判断已成功锁定。

图片

术中超声所见:封堵器处于缺损中央,封堵器的两个伞面与室间隔平行。

图片

释放前造影评估

图片

释放后评估

术后即刻超声所见: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

术中及术后即刻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监测:封堵器下缘探及细小残余分流,分流束宽约1.7mm,心脏瓣膜无瓣膜口狭窄湍流,无新出现反流或原有反流增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4 术后评估

术后第二天随访

术后第二天超声示:残余分流已消失。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房室瓣、半月瓣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好。封堵器位于室间隔缺损中央,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1.3cm²,Vp 2.5m/s,PG 25mmHg。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第二天的心电图:窦性心律,异常Q波(V₂),T波改变。

图片

术后一周随访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封堵器位于室间隔缺损中央,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主动脉弓连续性完整。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1.1cm²,Vp 2.1m/s,PG 18mmHg。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一周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

图片

术后一月随访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封堵器位于室间隔缺损中央,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主动脉弓连续性完整。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1.3cm²,Vp 2.1m/s,PG 18mmHg。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一个月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图片

术后三月随访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封堵器位于室间隔缺损中央,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主动脉弓连续性完整。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0.9cm²,Vp 2.3m/s,PG 22mmHg。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三个月心电图:心电图大致正常。

图片

术后六月随访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封堵器位于室间隔缺损中央,封堵器未见移位,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主动脉弓连续性完整。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1.2cm²,Vp 2.4m/s,PG 23mmHg。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六个月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

图片

术后一年随访

超声描述:各房室腔内径在正常范围,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搏幅正常。室间隔缺损中央可见封堵器样回声,封堵器未见移位。房间隔连续性好。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不宽,管壁光滑,搏幅正常。主动脉弓连续性完整。三尖瓣未见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余瓣膜未见增厚,开放关闭尚可。M型: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E间距相等。

CDFI:室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三尖瓣口右房侧探及少量收缩期反流信号A 3.8cm²,Vp 2.6m/s,PG 26mmHg。二尖瓣口左房侧探及微量收缩期反流信号。

超声提示:

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复查。

2. 三尖瓣反流(轻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一年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

图片

5 病例小结

1. 肌部室间隔缺损约占室间隔缺损的5%~20%,由于肌部室间隔缺损的解剖位置较深、手术难度较大、患者及家庭对健康及预后越发注重,且外科开胸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微创介入治疗成为了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本病例中,患儿母亲在怀孕7月左右时经三维B超发现患儿存在心脏缺损,由于肌部室间隔缺损存在闭合可能,遂在出生后持续随访观察,两岁零七个月时超声检查依然提示室间隔肌部回声中段并呈隧道样,左室面宽约6mm,右室面宽约5mm,深约6mm,缺损较大,自行愈合可能性较小;另外考虑到患儿预后,全降解封堵器可在植入后一年左右降解且无异物残留,有效避免金属残留体内可能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磨损等并发症的发生,术者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对其进行全降解封堵器介入封堵术。

2. 术中造影复测缺损大小,左室面宽为5.9mm,右室面宽为5.59mm,深为5.07mm,选择规格为ABFDQ-Ⅱ 08的全降解封堵器。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牢固夹持在室间隔上,术后即刻超声提示封堵器下缘探及细小残余分流,分流束宽约1.7mm,但在术后第二天该分流已消失,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随访过程中室水平均未见明显残余分流血流信号,并且封堵器位置正常,不影响瓣膜运动。心电图在术后一月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但在后续随访中未发现持续性心律失常,表明患者的心功能已恢复正常。随着全降解封堵器自适应于心脏组织,术后微量残余分流与心律失常有可能自行恢复,需要做好规范化随访、密切观察

3. 全降解封堵器在该病例中的成功应用以及术后一年积极的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达到1年预期降解的效果,为全降解封堵器应用于肌部室间隔缺损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

Tags: 术后一年随访:全降解封堵器成功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病例分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