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胃功能四项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2024-04-28 16:04:30 医疗资讯

图片

胃功能四项检测是对胃癌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首选筛查手段。它对人体无害、简便、可靠,能大范围地将正常人中的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中提出使用PGI/II、G-17等指标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一、胃功能四项:

胃功能四项检测包括: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R(I/Ⅱ计算比值)、胃泌素17(G-17)。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分布和免疫原性分为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群。PGI和PGII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大约有1%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目前,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已经被认为是“血清学上的胃镜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最适合健康体检,常可发现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等胃部疾病,对胃病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胃泌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道肽类激素,胃泌素由位于胃窦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的G细胞合成及分泌,成熟胃泌素是酰胺化的胃泌素,酰胺化胃泌素包括G17、G34、G14、G6、G52、G71,其中G17是胃窦中胃泌素的主要形式。胃泌素可用于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筛查, 在胃肠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胃功能四项的临床意义:

PGI主要由胃泌酸腺细胞分泌,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征;PGⅡ是由胃贲门的贲门腺和胃窦部的幽门腺和近十二指肠 Brunner腺产生,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PGI/PGⅡ比值变化可反映胃粘膜萎缩程度。

血清PGI和PGⅡ既可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可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且不受饮食影响,没有日夜和季节变化,可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弥补胃功检测空白区。PGI和PG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可作为根除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胃蛋白酶原可作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指标:胃溃疡初期患者PGI升高明显,复发者PGⅡ升高明显。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PG水平显著低于术前,胃癌复发者PGI、PGⅡ升高。

G-17可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性情况,其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部G细胞数量。临床上用于提示患者胃黏膜的功能状态,用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辅助诊断。高胃酸及胃窦部萎缩患者的血清G-17浓度较低。与血清PG检测相结合,血清G-17浓度检测可用于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升高)的萎缩性胃炎。联合检测血清PG、PG I/II、G-17可提高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

胃蛋白酶原的检测意义:

1.PGI>70且PGI/PGII>3提示胃黏膜正常;

2.PGI<70且PGI/PGII<3提示萎缩性胃炎,胃癌肠化,预测胃癌风险。

图片

图片

胃泌素17的检测意义:

1.1~7表明胃泌素17含量正常;

2.<1提示体内胃泌素17含量偏低,有高酸或胃窦黏膜萎缩的可能;

3.7~15提示体内胃泌素17含量偏高,有患非萎缩性胃炎的风险;

4.>15提示体内胃泌素17含量高,患胃部疾病的风险大。

三、胃功能四项的临床应用:

1.胃溃疡、胃粘膜损伤、萎缩性胃炎、早期胃癌的筛查;

2.螺旋杆菌(Hp)感染的筛查及Hp疗效果的评价;

3.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

4.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5.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

6.人群的胃部健康体检。

Tags: 胃功能四项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