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第74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 2023)于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14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崇雨田教授团队在本次大会摘要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 < 1000 IU/mL超过12个月)的慢乙肝患者的肝脏硬度值(LSM)变化,尤其是连续LSM变化对肝癌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通过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评估,在这类患者中持续高LSM(> 7 kPa)能有效预测肝癌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对于非肝硬化患者。
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至2019年间接受抗病毒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 < 1000 IU/mL超过12个月)的慢乙肝患者。患者至少有两次可靠的通过2D SWE评估的LSM结果,首次LSM是在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进行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肝癌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在302例患者中,42例为肝硬化患者,23例进展为肝癌。LSM变化包括首次LSM与末次LSM之间的变化,以及连续LSM变化。连续LSM变化分为持续低LSM(≤ 7.0 kPa)、不稳定LSM(至少一次≤ 7.0 kPa,且至少一次> 7.0 kPa)、持续高LSM(> 7.0 kPa)。
Cox回归分析显示,单次LSM(首次LSM或末次LSM)、首次LSM与末次LSM之间的变化、以及不稳定LSM均与肝癌无关;首次LSM的年龄和持续高LSM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连续LSM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与多变量模型的AUROC相似(0.811 vs. 0.748, P = 0.170)。ALT的连续变化不影响LSM的连续变化。
亚组分析显示,仅持续高LSM与非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 < 0.001);两次LSM之间的变化或连续LSM的变化均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无关。
研究结论
对于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慢乙肝患者,与单次LSM或两次LSM的变化相比,通过2D SWE检测到的持续高LSM(> 7 kPa)更能有效预测肝癌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非肝硬化患者中。
参考文献:
Wang N, Zheng R, Wu Y, et al. Serial changes in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predic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virological response. AASLD2023, Abstract (4122-A).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