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身上这些肉是癌症先兆!再不切除就晚了 | 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来源 2024-04-16 14:00:48 医疗资讯

体检查出息肉

常常让人感到担忧

面对器官表面冒出的“肉疙瘩”

哪些容易癌变?哪些要尽早切除?

哪些不需要手术?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图片

1

息肉和肿瘤有什么异同?

所谓的“息肉”,就是我们体内多余、赘生的“肉”。鼻腔、声带、胃肠、胆囊等,都是喜欢长息肉的地方。

都是体内的“肉瘤”,息肉和肿瘤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息肉是良性病灶,而肿瘤既有良性也有恶性。肿瘤不管是良性和恶性,都比息肉更容易长大,恶性肿瘤还会转移、复发。

对于息肉,很大一部分可能一辈子都长在固定的位置,不会过度长大。但是,也有一部分息肉会恶化成癌。

图片

1

肠息肉

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但从肠息肉恶化为肠癌的过程很漫长,大部分人可能需要5-10年,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发现并切除它。

对于肠息肉,一般认为2cm是一条“分界线”,2cm以上的肠息肉癌变风险会明显增加,不论大小、形态都建议尽早切除。肠息肉患者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是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在肠镜检查、手术中才被发现。

哪些人群建议筛查?

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1

胃息肉

胃息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这两种息肉占胃息肉的约90%。对于直径<1cm,特别是多发性小息肉,可以做好随访工作,暂不治疗。直径>2cm,或是已经发生出血、隐痛、黑便的情况,建议切除。

哪些人群建议筛查?

50岁以上的人群属于胃部息肉以及胃癌高发人群,建议做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即使息肉切除后,每1~2年也要做复查胃镜。 1

鼻息肉

总体上看,真正由鼻息肉癌变成恶性鼻肿瘤的风险比较低。从病理角度来说,鼻息肉的本质是炎症性病变,不存在癌变的基础。但是如果鼻息肉很大,可能引发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出现鼻息肉应如何处理?

大部分轻度的鼻息肉患者可尝试药物治疗,比如淡盐水冲洗鼻腔,若药物无效,再考虑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手术。但鼻息肉治疗后复发率高,它是炎症性病变,即使手术切除,如果病因不根除,还是可能复发。 1

胆囊息肉

囊息肉癌变的风险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也称胆固醇性息肉,喜欢组团出现,直径大多小于1cm,只是胆固醇结晶,基本没有癌变的可能。

而真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和腺瘤样增生四类,其中胆囊腺瘤是最危险的,虽发病仅占胆囊息肉的4%左右,但癌变率高约30%。

哪些人群建议筛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腹部B超筛查。如果有食欲降低与轻微的恶心呕吐,而且在吃辛辣食物以后,恶心呕吐加重,可能是胆囊息肉的表现,同样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图片 1

声带息肉

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癌变的风险很低,它属于良性增生性病变,和所谓的癌症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声带息肉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与鼻息肉一样,声带息肉首先建议通过药物控制而非手术。一般情况下,只要好好休息,不要过度用嗓和大喊大叫,小的声带息肉通常会再2-3个月内慢慢消失。如果静养和用药后声带息肉仍无明显好转才建议手术。

温馨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息肉即使切除了,也可能反复发生新的息肉。所以,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Tags: 身上这些肉是癌症先兆!再不切除就晚了 | 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