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Lancet | 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治疗转移性、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BEATcc):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研究

来源 2024-02-15 23:16:12 医疗资讯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死因,每年约有60万新发病例和34万死亡病例,转移性、复发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标准一线治疗是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宫颈癌治疗中表现出潜在疗效,但尚未在一线治疗中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该研究旨在评估在标准一线治疗中添加阿替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的疗效。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作用;阿替利珠单抗通过抑制PD-L1介导的免疫抑制发挥作用,由于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的协同作用,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产生更持久、更显著的疗效。

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纳入转移性、复发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无手术或放疗指征,无既往系统性治疗史,ECOG PS 0-1,具有可测量肿瘤。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铂类+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每3周1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阿替利珠单抗,每3周1次。双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客观反应率、不良反应等。

人群和基线特征

该研究共有519例患者进行筛选,其中41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标准治疗组,实验组有206例患者,其中20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1例患者未接受治疗;标准组有204例患者,其中199例患者接受了治疗,5例患者未接受治疗,患者年龄≥18岁,患有鳞状细胞癌(约占80%)和腺癌(约占20%),约70%的患者为复发转移性,30%的患者为持续性,约60%的患者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放疗,ECOG PS:约80%的患者为0分,20%的患者为1分。所有入组患者的肿瘤均可测量,实验组和标准治疗组在年龄、疾病状态、治疗史、ECOG PS等方面基本均衡。

研究结果

实验组中位PFS为13.7个月,标准组为10.4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HR=0.62, P<0.0001)。实验组中位OS为32.1个月,标准组为22.8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HR=0.68, P=0.0046)。实验组客观反应率为84%,标准组为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实验组的PFS和OS优势在各亚组分析中均得以维持。

安全性

实验组最常见的所有级别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或感觉神经病变、乏力、恶心、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便秘、腹泻、高血压、蛋白尿、关节痛、发热、皮疹、低甲状腺功能、便秘和肌痛,3-4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血液学事件和乏力。与标准组相比,实验组的腹泻、关节痛、发热和皮疹等1-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总体来说,实验组和标准组的安全性基本一致,与预期相符。

结论

添加阿替利珠单抗显著改善了转移性、复发或持续性宫颈癌一线治疗的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与预期相符,建议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标准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化疗)作为该疾病新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对于PD-L1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该研究未能明确结论,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未使用安慰剂对照,入组时未进行生物标记物筛选,以及部分患者后续接受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总体来说,该研究结果为宫颈癌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并且证明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生物学合理性,期待后续研究能进一步明确生物标记物的作用,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原始出处

Oaknin A, et al. 2024.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and 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BEATcc):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403:31-43.

Tags: Lancet | 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治疗转移性、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BEATcc):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