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随着春节临近,城市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和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作出解答。
问:如何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
答:一是以科学安排班次轮换、临时招聘、组织二三级医院下派、互助支援等方式,稳定和扩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重点提高早识别和早转诊的能力。
二是建立监测和调度机制,动态掌握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储备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提醒,督促加强药品配备。目前,乡镇卫生院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指脉氧等仪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会同相关部门为每一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指脉氧2个,共发放117万个。
四是县域内建立重症患者转运专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一辆救护车,组建非急救转运车队,保障普通患者转运需求。
问:如何提升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
答: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我们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首先,充分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床位、设备、设施及人员准备,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其次,依托已经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所有城市三级医院分区包片,和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要求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医院24小时连通远程医疗服务。在特殊时期,如春节期间,城市三级医院要派驻医务人员到县医院定点驻守。
此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回和巡诊力度,早期发现重点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确保能够及时送医就诊。建立城市和县域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及绿色通道,确保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诊、收治。(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转自:工人日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