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血清素(Serotonin),即五羟色胺(5-HT),是大脑中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是一种神经递质,将信息从大脑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5-HT通过与携带其受体的脑细胞结合来传递信息,这些脑细胞参与各种功能,包括情绪、食欲和一些社会行为等。
改变五羟色胺(5-HT)水平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治疗肥胖,以及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然而,由于缺乏受体特异性,5-HT信号通过至少14种不同的受体来调节体重、情绪和行为,因此这些药物经常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等)在减轻精神病症状方面非常有效,但会导致高达60%的患者饥饿感增加和体重增加,这成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主要障碍。
因此,了解五羟色胺(5-HT)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食物摄入、体重、情绪和行为,可以为一系列临床疾病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疗法提供信息。
2022年12月19日,剑桥大学 I. Sadaf Farooqi 团队与贝勒医学院徐勇团队合作,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Human loss-of-function variants in the Serotonin 2C receptor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maladaptive behavio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发现编码五羟色胺2C受体(5-HT2CR)的HTR2C基因的缺失突变会导致肥胖和适应不良行为。首次揭示了5-HT2CR参与调控人类的食欲、体重和行为,并进一步揭示了背后的机制。这项研究对于儿童严重肥胖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研究团队通过对2548名严重肥胖患者和1117名非肥胖对照组进行外显子测序,在19名不相关人群(3名男性和16名女性)中发现了编码五羟色胺2C受体(5-HT2CR)的HTR2C基因的13个罕见基因突变。退这些基因突变的进一步鉴定显示,其中11种突变导致受体的功能丧失。
这些携带了HTR2C基因功能缺失突变的人有严重的嗜食症,以及某种程度的适应不良行为和情绪不稳定,包括强烈的情绪变化,例如无法控制的笑或哭,或高度易怒或脾气暴躁。
研究团队将携带人类HTR2C功能缺失突变基因敲入小鼠基因组,结果显示,雄性小鼠出现肥胖和减少社交探索行为,而相应的雌性小鼠也表现出类似的问题,但严重程度较轻微。这证实了研究团队的猜测,即HTR2C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与肥胖有关。
徐勇教授
徐勇教授表示,从诊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建议HTR2C基因应该纳入儿童重度肥胖症的诊断基因组中。
研究团队进一步确定了这种基因突变导致肥胖的具体机制,研究团队发现,五羟色胺2C受体(5-HT2CR)是维持下丘脑促黑皮质激素(POMC)神经元正常放电活动所必需的,而这些神经元放电是抑制暴饮暴食所必需的。当5-HT2CR发生功能缺失突变时,POMC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就会受损,就会导致暴饮暴食,从而变得肥胖。
徐勇教授表示,这项研究证实,5-HT2CR功能缺失突变导致小鼠的社交能力下降,攻击性增强,在这项研究之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5-HT2CR是维持正常行为和防止攻击行为所必需的。
该研究还发现,由于5-HT2CR功能缺失突变而导致肥胖的患者,可能受益于Setmelanotide,这是一种黑皮质素4受体(MC4R)激动剂,已在欧美获批临床使用许可。
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了5-HT2CR参与了人类食欲、体重和行为的调节,还发现了黑素皮质素受体激动剂可能有效治疗携带HTR2C基因突变个体的严重肥胖。研究团队还建议将HTR2C基因纳入儿童重度肥胖的诊断基因组。
何洋博士(徐勇团队)、Bas Brouwers博士(I. Sadaf Farooqi团队)和刘鹤松博士(徐勇团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勇教授与 I. Sadaf Farooqi 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就在同一天,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Aberrant expression of 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ASIP) as a cause of monogenic severe childhood obes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与严重儿童肥胖有关的一种新的遗传机制,基因重排将一个 ASIP 基因拷贝放在了一个启动子旁边,导致了 ASIP 基因高表达,而 ASIP 会抑制MC4R的激活,从而导致了肥胖。而这个与饥饿控制有关的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的基因重排,在大多数肥胖的常规基因检测中无法被检测到。
原始出处:
He, Y., Brouwers, B., Liu, H. et al. Human loss-of-function variants in the serotonin 2C receptor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maladaptive behavior. Nat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2106-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