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老王患糖尿病10多年了,他最担心出现医生说的那些可怕的并发症,听人说糖化血红蛋白是最能体现将来会不会发生并发症的金指标,平常测血糖的试纸也不便宜,于是他停掉了每天的手指测血糖,每三个月到医院去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他觉得这样省事多了。一年半后,虽然每次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都比较正常,老王体检时还是发现眼底有视网膜病变。
其实,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糖化血红蛋白每次检查都挺正常的,怎么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呢?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医患沟通问题,我们内分泌科医生需要和患者交代清楚: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并不等于血糖平稳。
糖化血红蛋白不是万能的
糖化血红蛋白虽然是目前临床上监测糖尿病的「金指标」,但它仅仅表示近 2 到 3 个月血糖的平均值,却不能反映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并非所有类型糖尿病的进展都是慢吞吞的,它有时会非常迅速。如暴发性 1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短,常常发现状况一周左右即出现酮症酸中毒。如果此时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其数值是无法真实反映血糖急剧变化状况的。有的患者血糖每天波动过大,反复交替出现高血糖、低血糖,此类患者虽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比较正常,但血糖剧烈波动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往往比单纯的高血糖要大。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绝对不能替代每天监测的即时血糖,两者各有侧重,降糖应两者结合。
个体化看待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一般在 4%~6%。有的人十分追求「低数值」,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越低就是控制得越好,或检测结果与正常范围略有偏差,就认为血糖出了问题。
其实糖尿病的控制因人而异。对普通成年人来说,小于 7% 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患者有严重低血糖病史,或年龄较大、已经有多年病史且出现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等,多种药物及胰岛素超剂量治疗仍难以达到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数值也要与个体相结合,当患者有脾切除、酗酒、维生素B12缺乏等基础情况时,本身的疾病也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偏高;溶血性贫血患者、慢性肾脏衰竭患者或血容量增加的普通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都可能偏低。
因此,若仅依据此数值给药治疗,可能会导致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而影响疗效。糖尿病的治疗一般需要结合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等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才能精准治疗。
- 上一篇:近视加上散光是如何配镜的?警惕散光的5大症状
- 下一篇:合理运动,稳控血糖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