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称,将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并强调“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有关专家表示,儿童近视防控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政府部门此时的“打击行动”很及时,有效避免了因错误治疗耽误时间而加重近视情况。(12月20日《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在近视干预领域出现了不少好方法,可与此同时,各种“神器”“神药”也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比如,“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营销宣传比较普遍;护眼仪、眼贴、雾化治疗、针灸按摩治疗等疗法也很常见;眼镜店违规兜售保健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但所谓的“神器”“神药”不过是胡乱吹嘘而已。“3D训练”“5D热敷”“6D移动光学”等治疗近视的“先进技术”,也只是打着高科技的旗号行骗。“近视不能治愈”是当前医学界的共识,因此,标榜“可治愈”的夸大式宣传值得警惕。除此之外,将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把假性近视的干预效果当成“治愈”的依据等蒙骗套路,同样值得警惕。
近视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而且在大学专业选择上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家长对于孩子的近视程度日益加深倍感焦虑,愿意为此大把花钱的家长不在少数。然而,治疗近视的“神器”“神药”充斥市场,让家长感到无所适从,在焦虑心理的影响下,家长很容易做出错误选择,其结果是,既花了很多钱,又错失了近视干预的良机,没有达到其标榜的效果,反而让学生视力大降的案例时有耳闻。
近视干预涉及到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单方面的举措难以解决问题。当前,为中小学生“减负”这项工作正在抓紧实施,这为学生健康用眼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倘若其他干预措施能够同步跟进,就会让作用形成相互叠加。从医疗的角度看,互联网诊疗得到规范,打击“神医”“神药”的力度持续加强,借诊疗之名行近视诊疗欺诈之实的一些做法,将会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与打击,这也为治理此种乱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认为,此种乱象虽然存在已久,但当前处于治理的关键时期。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强化用眼卫生等方式,让学生不近视、少近视,这是上策,让已近视的学生能够得到规范化诊疗,从而改善视力和阻止近视加深,也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手段。但近视之后不仅得不到规范化诊疗,反而会被误导,则属失策,是应该优先得到治理的一种现象。因此,近视干预的保底措施,是避免已近视的学生再受到“神器”“神药”的伤害,在此基础之上,其他干预措施方能发挥好作用。(罗志华)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