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高度近视离致盲有多远,怎么防
“陈医生,我家孙子12岁,近视400多度了,怎么控制不超过600度,不变成高度近视呢?”“我的好友黄斑水肿,快看不到了,我代他来听听,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我妈妈90岁了,白内障很厉害了,今天带她来了,还能手术吗?”……昨日,浙二眼科中心联合钱江晚报在浙大二院解放院区举办“视觉保卫战之广济讲堂”眼健康讲座,并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App同步直播,现场吸引了钱报小时健康小站的签约居民,其中20位来自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们听讲之后意犹未尽,纷纷提问咨询。
昨日,浙二眼科中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马健开讲“如何警惕高度近视带来的致盲危害?”
他介绍,据流行病学统计,全球有将近1.63亿的高度近视患者,不少人认为,近视无非是需要佩戴眼镜,成年后做完屈光手术即可,并不能称为“病”。但其实,高度近视不但会影响人的视觉质量,还会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例如,豹纹状眼底,视盘周围的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可能会出现出血,甚至会发生视网膜牵拉导致脱落等情况,最严重的有失明风险。“早发现早治疗,往往省钱省力,视力恢复也好,而熬着拖着,等病情严重了,医疗费用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马健建议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平时要多留意单眼视物自查,如果有变形、阴影等情况出现,尽早上医院。
在讲座中,浙二眼科中心视光部副主任陈彬彬副主任医师通过科学认识近视、认清近视危害和误区,到近视的防控、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引致可怕的眼底病,延伸至常见的眼底疾病科普,将近视及其并发症眼病娓娓道来。
浙二眼科中心秦桢蔚医生在讲座中特别指出,眼底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果看到门框变形,走楼梯时常会踩空,报纸上常有一块“奇怪”的墨迹,眼皮“耷拉”……这些都可能在提示患上眼底病的风险。
其中,糖尿病患者容易罹患的是一种名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的眼底疾病。患糖尿病5年后,糖网的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发病率可超过90%。更可怕的是,每3例糖网患者中就有1例面临失明。
许多糖友知道糖尿病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然而眼病却是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也有许多糖友会认为眼睛看不清可以等等再说,严重了再治疗……但眼底病的进展通常是不可逆的,没有专业和靠谱的治疗和干预,最终仍会走向视力丧失的结局。秦医生提醒,想要恢复视力,一定要早治,比如坚持一年5次的注射治疗,否则拖到疾病晚期,即使手术,视力也难以提高了。
本报记者 杨子宸本报通讯员 曹露婷 李学登 文/摄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