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瞬移”千万里出诊 远程医疗让医患“天涯若比邻”
黑科技
没有哪个领域会比生命科学更适合成为“学科交叉”的研究场景。
“医学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化学、数理、生物、材料、机械、电子、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学科交叉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此前在首届中国血液学发展大会上表示,新科技与产业革命为健康的发展带来了理念的变革、技术的迭代、产业的升级和体系的重构。
组学技术和量子计算推动诊疗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和边缘计算则带来健康管理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和新一代测序为精准诊疗带来新的机遇,基因编辑让定制治疗、罕见病治疗成为可能。
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碰撞所带来的巨大爆发力中,那些你以为的“生命幻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在热播剧《斗罗大陆》中,多次出现被称为“瞬移”的魂技,可以实现时空的转移和切换。如果你认为这类操作还停留在仙魔影视剧中,那就真的有点落伍了。
2020年9月9日,借助5G和全息投影技术,身在海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瞬移”到江苏泰州,穿越2500公里为患者出诊。
此前的一场远程手术早已让凌至培名声大噪。2019年3月16日,凌至培主导完成了世界首例5G远程手术,在三亚对北京的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植入。同年6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远程医疗的发展,拉近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距离,使医生在无须患者亲临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及时的诊断,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通过远程医疗,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获得医生的诊断意见,有利于接诊医院和患者把握最佳诊治时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业界认为,远程医疗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患者必须亲临的就诊方式,使患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即可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远程医疗不仅获得了国家部门的重视和制度落地,在市场上,也逐渐成为金融投资的“下一个风口”。据金融咨询企业瑞银报告显示,与疫情前相比,医院对患者提供远程居家监测服务显著增加,84%的受访者表示正在或计划推进更大范围的远程监测和家庭病房监护。相对应地,“瞬移”仰赖的设备系统等,例如远程监护平台、达芬奇微创机器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AI机器人等都将成为资本设备采购的“重头戏”。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