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控/ 正文
对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来说,最快给出的生理信号之一是嗅觉或味觉的丧失。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人体内的一些基因变异可能是剥夺他们感觉器官功能的罪魁祸首。
1月17日有研究人员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The UGT2A1/UGT2A2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COVID-19-related loss of smell or taste”的研究,揭示感染新冠后丧失嗅觉和味觉背后或是因为基因变异。该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的人与非感染人群相比,其4号染色体上发生基因变异使人失去嗅觉或味觉的可能性要高出11%。
图1. 研究成果(图源:Nature Genetics)
在这项研究中,收集了超过100万参与者的自我报告数据,通过要求参与者报告他们在感染COVID-19期间出现丧失嗅觉或味觉的症状,并将他们与未出现此症状的人群进行对比。
图2. 感染新冠病毒人群中是否丧失嗅觉/味觉的样本量及其百分比(图源:Nature Genetics)
在所有个体中,69841人共中有47298人报告嗅觉或味觉丧失,占比68%,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并且有这种症状的人(平均年龄41岁)通常比没有这种症状的人(平均年龄45岁)年轻。研究者们还分别在每个遗传决定的血统组(在欧洲、拉丁裔、非裔美国人、东亚和南亚血统)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总样本量为56373),最终数据显示:嗅觉或味觉丧失率介于63%和70%之间。因此,正如预期的那样,嗅觉或味觉的丧失在SARS-CoV-2检测呈阳性的人中更为常见。
接着,研究者对23andMe数据库中定义的大约1300种表型的索引SNP进行了全表型关联研究。其中有两种表型与嗅觉能力有关,一种与冰淇淋口味偏好有关,另一种与烟草使用有关。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任何与COVID-19症状、易感性或严重性有一定关联的表型。
图3. 感染新冠病毒人群中“味觉或嗅觉丧失”表型的曼哈顿图和区域图(图源:Nature Genetics)
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关联的150 kb内有四个基因(UGT2A1、UGT2A2、UGT2B4、SULT1B1),UGT2A1和UGT2A2是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家族的一部分,这些酶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来代谢亲脂性底物。动物研究表明,这些在嗅觉上皮细胞中表达的酶参与消除进入鼻腔并与嗅觉受体结合的气味。例如,气味剂的葡萄糖醛酸化不能刺激嗅球,从而阻止气味被大脑检测到,这在功能上证明了以上基因产生的酶对气味剂的影响。
另外,最近的证据表明,SARS-CoV-2进入并积聚在嗅觉支持细胞中与嗅觉神经元不同,这些细胞大量表达病毒进入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并且在代谢和功能上与嗅觉神经元和气味信号转导相关(通过内吞气味结合蛋白复合物、解毒、维持成熟嗅觉受体神经元的纤毛和维持上皮完整性来处理气味)。也有人提出,当这些基本功能被破坏时会导致嗅觉受损。
UGT2A1和UGT2A2如何是否参与上述过程尚不清楚,但这些基因可能在受感染细胞的生理学中发挥作用,并最终导致嗅觉能力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发现的变异似乎也与个人嗅觉能力有关,这可能表明那些对于嗅觉或味觉高度敏感的人来说更容易发觉因SARS-CoV-2感染而导致这些感官的丧失。
参考资料:
[1]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covid-coronavirus-smell-taste-gene-genetic.
[2]Shelton JF, Shastri AJ, Fletez-Brant K, et al. The UGT2A1/UGT2A2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related loss of smell or taste. Nat Genet. 2022 Jan 17. doi: 10.1038/s41588-021-00986-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039640.
猜你喜欢
- J Cosmet Dermatol:生理性脂质减轻视黄醇引起的皮肤刺激:来自斑贴试验的证据
- 日常阴虱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阴虱临床上常用2个方法治疗
- 常喝牛奶和常喝豆浆的人差多少?真相让你大吃一惊
- 女人练瑜伽的好处及功效 瑜伽舞王式拍照专用型体式
- The Lancet子刊: 警惕饮料、冰淇淋中的隐形杀手!超10万人数据,这7种食品添加剂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 北京卫计委召开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配置工作会
- 推荐几种冬天吃什么家常菜对身体好
- 饭前这样吃让减肥没有顾虑
- Neurology:帕金森病患者早期体重变化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
- 猪牛羊肉要少吃!哈佛大学连发两项研究:红肉吃得多,不仅更易痴呆,加速大脑衰老,还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