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来越关注健康,也更加重视每天保持适量身体活动。那么究竟怎么活动才是最科学的?现在有了权威指南。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的专家解读,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久坐不动成为造成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 问题一:身体活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人们在一天当中,出于不同的目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叫(身体活动),包括所有类型的、各种强度的、各种范畴的活动。为什么要强调身体活动?因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证实,缺乏身体活动,就是坐不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之内能够造成死亡的第四位的主要的危险因素。 专家介绍,身体活动不足,对于儿童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对于成年人则是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可能,还会影响睡眠和骨骼健康。 问题二:不同人群应该如何活动? 《指南》针对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六个人群的身体活动作出了指导,总体来说就是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赵文华:2岁及以下儿童,一是每天要与看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式的玩耍;二是能独立行走的幼儿每天进行至少180分钟,也就是3小时的身体活动;三是每次受限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也就是被抱着、被束缚着;四是不建议看各种屏幕。 3岁至5岁的儿童,每天要进行180分钟的身体活动,其中要包含60分钟要活力玩耍,鼓励多做户外活动,每天静态行为不要超过1个小时,每天看屏幕的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小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赵文华:对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一是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而且鼓励要以户外活动为主;二是每周至少要有3天锻炼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的练习;三是要减少静态行为,每天静态行为持续不能超过1小时,每天(看)视频时间要少于2小时。 18岁至64岁成年人,每周要进行累计150到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者75分钟到150分钟的高强度活动,每周至少进行两天肌肉练习,还要保持日常身体活动状态,增加活动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赵文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允许的,他们完全可以遵守成年人的身体活动建议;第二,坚持平衡能力、灵活性、柔韧性的练习;三是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尽可能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慢性病患者应该咨询自己的医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身体活动。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