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主诉症状:右面部麻木2年,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
术前影像(头颅增强MRI):右海绵窦旁及岩骨尖区占位,边界清晰,混杂信号,明显不均一强化,挤压桥脑。
术前诊断:右海绵窦旁及岩骨尖区肿瘤,三叉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手术方式:颞下经岩骨入路肿瘤切除
术中情况:释放脑脊液,抬颞,见中颅窝底近中线部硬膜颜色红,切透增厚的颅底硬膜见肿瘤组织,供血丰富,质韧。电凝瘤体表面血管,缩小瘤体体积;辅用电刀和CUSA,分快切除瘤体,小部分为褐黄色液腔。扩大切开至邻近小脑幕缘,见瘤体深部与三叉神经联系紧密,全切瘤体后滑车、动眼、外展以及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清楚可见。
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
术后影像复查(头颅CT):瘤体全切。
术后情况:出院时恢复良好,轻度外展神经受限,面部麻木明显减轻。
分析
三叉神经鞘瘤(trigeminal schwannoma),良性,与听神经瘤均属于神经鞘瘤,但后者发病率更高。三叉神经鞘瘤多起源于三叉神经根部,为三叉神经鞘(雪旺氏细胞)发展而来,逐渐增长,多引起肿瘤侧颜面部感觉减退(麻木),少数也有疼痛发病但晚期麻木者,瘤体逐渐长大,向鞍旁海绵窦发展,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也可延至上斜坡挤压脑干引起对侧肢体长束损伤征症(痉挛性瘫痪),还可骑跨岩尖,甚至向后颅窝发展造成听神经受累,表现为耳鸣或听力减退。手术难度大,因为瘤体位于近脑中线区域,周边有脑干、三叉神经分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以及基底动脉和其分支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等重要结构,在分流显露切除瘤体过程中,一旦损伤后果严重甚至危险。本例采取颞下经岩骨入路(Kawasa入路),在显微镜下微创操作,结合电刀、CUSA等辅助设备,分块切除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结构显露保护良好。对于骑跨岩尖累及中后颅窝甚至上斜坡者,也可联合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瘤体。三叉神经鞘瘤,有复发可能,对于残留肿瘤根基,可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照射)。由于瘤体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受损严重,尽管手术全切肿瘤,术后仍难于恢复患者面部正常感觉状态;通过轻微手术操作,如能做到对周边正常神经、血管及脑组织无多大骚扰,没有造成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就已经是难得的期盼了。可谓“微创战麻脸,揪心在术中”
- 上一篇:告别晕车,带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下一篇:提前的更年期可能是脑瘤在作怪!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