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强心药是一类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又称正性肌力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时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药主要有强心苷类和非苷类(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敏化剂、β受体激动剂等)。
强心苷类
又称为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苷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均相似。
作用机制
1. 正性肌力作用:抑制 Na+-K+-ATP 酶活性,使 Na+-Ca2+ 交换增加,心肌细胞内 Ca2+浓度增加,强心;
2. 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负性传导;
3. 心脏电生理作用
4. 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活性,治疗心衰。
优点:增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力而不增加其心肌的氧耗。
缺点: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易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血缺氧、肾功能不全、高龄及不合理药物(如使血钾降低的药物等)联用,所以,使用前需查血电解质水平。
非强心苷类
包括拟交感胺类、双吡啶衍生物、钙敏化剂等。
常用于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恶化期,如急性心衰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难治性终末期心衰、肺动脉高压伴发右心衰竭等。
拟交感胺类及双吡啶衍生物均增加细胞内 cAMP 浓度从而增加细胞内 Ca2+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短期应用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但需要注意,长期使用会增加死亡率。
拟交感胺类
常见药物为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不推荐用于正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
双吡啶衍生物
米力农
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短期内有提高心脏指数和心排出量的作用。可用于正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失代偿心衰,或短期用于传统治疗不耐受的重症循环障碍患者。副作用为低血压和心率失常。
关注“名医汇”头条号,及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更新动态。点击“名医汇”下方导航栏,即可享受免费预约挂号服务!
文章参考:
现代强心苷的临床应用 杨振邦
强心药物的安全使用 刘凡
- 上一篇:常用药物的正确服用方式
- 下一篇:切记几类药突然停服会导致病情加重!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